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足下何人?”
秦壽並沒有詢問事情緣由,而是先行詢問了對方的姓名。
“吾乃公羊朔是也。”
獐頭鼠目的中年男子心底一喜,當即開口報出了自己的姓名。
“不知公羊先生以為朝廷應該如何行事?”
秦王威嚴的聲音響起,讓原本滿臉欣喜的公羊朔麵色微沉,他從秦壽的語氣中聽出了些許的不善。
但是當公羊朔看了一眼他身後的那些百姓之後,他的心底瞬間又有了底氣。
如果隻是他一個人,他確實不敢激怒秦王。
但是現在他代表的是秦國的十餘萬百姓,他相信秦王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個時候懲罰他。
於是他清了清自己的嗓子,緊接著開口說道“久聞秦王有仁人愛民之心,最為重視百姓生計,就算是與巴蜀兩國交戰之際,也不曾加賦稅於民。
在下心生欽佩,這才從韓國前來秦國,欲為秦國效命。
然而當在下來到秦國之後,確實發現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符。
鎬京遭遇乾旱,部分百姓的糧食減產高達五成,秦國非但不曾減免賦稅,反倒是繼續按照以往畝產的賦稅來收取,這是不義。
百姓糧食欠收之後,秦國非但沒有安撫百姓,反倒是繼續征發徭役,這是不仁。
故而,在下以為,秦國當歸還百姓賦稅,放還徭役百姓。”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秦壽便已經大概明白了整件事情的起末。
鎬京乾旱乃是大事,所以在秦壽尚且沒有歸國之前,便已經收到了些許風聲。
按照秦國以往的慣例,必然是要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來引流設渠,以避免來年鎬京繼續遭受水患。
此時對麵的公羊朔言之鑿鑿,說是秦國征發徭役,這就讓秦壽有些不解了。
“難道,有貪官汙吏為了中飽私囊,所以從中昧下了朝廷派發給百姓的賑災糧?”
秦壽的心底生出這樣的想法,正準備開口詢問具體情況的時候,卻瞧見了公羊朔做出了一個隱晦的動作。
而隨著他這個動作,原本跪倒在他身後的百姓紛紛躁動起來。
“大王,大王——”“大王,給條活路吧大王——”
“大王,吾等苦啊——”
“大王…”
各種各樣的呼喊之聲不斷響起,原本安靜的百姓情緒越發高亢。
他們有一群請願的平民,逐漸向著暴民開始演變。
秦壽的雙眸微眯,不論眼前這個公羊朔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等此事處理完了之後,秦壽都必將賜他一死。
一國之君,可以仁愛百姓。
但是一國之君絕不可心慈手軟,受他人脅迫。
否則,君威不錯,何以立國?
取死之道有很多,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不能夠容忍的便是妖言惑眾之人。
“肅靜——”
秦壽當即立斷,口中暴喝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