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輾轉之後,秦壽找來了南懷勇問道“鹹陽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
聽得秦壽的詢問,南懷勇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悲傷。
但他還是強忍著悲痛說道“南懷孝膽大包天,南氏受其所累,這是罪有應得。”
秦壽歎了一口氣,知道他的話雖然說得硬氣,但是心底恐怕還是不舍得宗族。
人心都有一杆秤,對於南氏,秦壽的內心同樣有一杆秤。
他們為這個國家作出的貢獻,並非是秦國現有的回報便可以抵消的。
南懷孝罪無可恕,但是南懷勇等人卻是無辜。
然而這一切在國法麵前,又顯得有些渺小。
若是謀逆尚且不得株連,王室今後如何震懾群臣?
但若是一人謀逆便直接誅殺全族功臣,天下有功之臣豈不是要對王室寒心。
所以,不株連難正國法。株連又會寒了人心。
進不得,退也退不得。這才是秦陽抄家南氏之後,卻遲遲無法做出決斷的緣由。
秦陽還年輕,比起自己來說,他才是這個國家的未來。
既然秦陽無法作出決斷,那便隻能夠由他親自來處置此事。
“南懷孝謀逆刺殺孤王,此十惡不赦之大罪,依照秦律,當滅三族。
然,南氏之過,在懷孝一人。
而南氏之功,卻並非是隻在南懷孝一人。
故,孤王隻誅南懷孝一脈。
另外,南氏其他族人削爵一等,用於將功抵罪。
不知道這個結果,懷勇可能滿意?”
在聽到秦王的話語之後,原本內心悲痛的南懷勇頓時麵露欣喜之色。
“謝大王隆恩——”
南氏自立國之初便追隨秦王南征北戰,族人彆的不多,就是功勳多。
削爵一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並不影響南氏的在秦國的地位。
“起來吧,孤王稍後會親自擬詔,這件事情,便交給你親自去辦。”
秦壽擺手示意興奮的南懷勇起身,而後親自提筆在案幾之上寫下了自己對南氏一族的懲罰。
在加蓋隨身的秦王私印之後,秦壽便讓南懷勇帶著自己的詔書輕騎趕回鹹陽。
然而在南懷勇離開之前,秦壽卻是又在他的耳邊低聲失語了幾句,暗中又將另外一個任務交托給了他。
…
鹹陽王宮之中,秦國群臣此時也對南氏一族的事情眾說紛紜。
以黃巨鹿為首的廷尉府對南氏一族的態度是“斬立決”,對為首的南懷孝是“欲車裂之”。
“大王有言,國法麵前,王子與庶民同罪。
而今,南氏謀逆,本該誅其三族。世子仁厚,隻誅南氏,已是天恩。
諸公何故如此袒護謀刺君王的亂臣賊子?”
麵對黃巨鹿的質疑,滿朝文武大多啞然不語,唯有一人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