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黃公,孤王之所以否定黃公的進諫,乃是因為…”
眼看著左右已經無人,隻剩下自己與黃巨鹿,秦陽緩緩開口,想要像黃巨鹿解釋自己否定黃巨鹿進諫之緣由。
然而在秦陽正準備解釋之時,黃巨鹿卻是十分恭敬的拱手拜道“世子殿下寬厚仁愛,乃是我秦國之福。一言一行,皆有大王之風,何必向微臣解釋。”
言語至此,他的臉上卻是露出了溫和的笑容。
秦陽的臉上露出了愕然之色,有些遲疑的開口問道“黃公未曾見惱?”
黃巨鹿恭敬一拜道“南氏一族功勳卓著,本就不該受到南懷孝一人株連,殿下能夠出言保住他們,這是有利於秦國的選擇,老臣高興尚且來之不及,何以見惱也?”
秦陽聞言之後越發疑惑,滿臉不解的開口問道“可是,黃公明知如此,為何又要…”
他的話沒有說完,心底隨即生出了些許的明悟。
“黃公這是在借機敲打群臣呀!”
隨即他有些慚愧的說道“隻是,今日之後,黃公恐怕更為群臣所忌!”
黃巨鹿的麵色變得嚴肅起來,一臉嚴肅的開口說道“法不可以輕辱,隻要能夠使得秦國上至公卿,下至庶民都對秦律心存敬畏。
可以使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老臣就算是粉身碎骨也甘之若飴。
不過是些許的排擠而已,這不正好能夠證明,老臣的存在已經能夠成為懸掛在秦國公卿士大夫頭頂的一柄利劍。
這正是老夫畢生之所願也——”
言語至此,他恭恭敬敬的向著秦陽行了一禮,隨即開口說道“大王曾言,法,神聖而不可侵犯。然,法外又存有人情。
老臣癡活數十年的時間,卻遲遲沒有想明白,其中有何共通之處。
但是,就在不久之前,老臣終於明悟了其中的道理。
法,是維持國家穩定與運行的工具。人,是決定國家存在與消亡的根本。
無論賦予法律多麼神聖的使命,其本質皆為服務於人。
法,有君王法,有國法,有民法,有家法。
家法有情,民法有義,國法無情。
而君王之法,則上合於國,下順於民。以民法治國,則為有情法。以國法之民,則為無情法。
兩相轉換,因勢而動,因地製宜,方才能夠使國家長久安定,使百姓與公卿,知法,敬法,而不畏法。
如此,百官順遂,百姓安定。天下,大治…”
秦陽滿臉的恭敬,但是卻一臉的茫然。
而黃巨鹿在講完了自己的法道之後,也注意到了秦陽臉上的茫然之色。
此時此刻他方才想起,對麵的世子今年也不過十五六歲,就算再是早慧,又能夠找回到什麼程度呢?
想了想之後便又繼續說道“老臣的法道,是讓群臣與百姓畏懼。
而世子的道,則是讓群臣與百姓心安。
國法無情,王法卻能有情。如此一來,群臣與百姓各安其位,則,秦國順遂。”
他這句話說出來之後,秦陽也總算是明白了過來。
人與人之間是有所不同的,所經曆的不同,身處的環境不同,所以思想與能力也有所不同。
但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彆,卻還是在其所處的位置。
君王與臣民都有自己所需要踐行的道,不能夠一概而論,也不能夠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