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下穩定之後,周公製周禮統治天下。
表麵上列國諸侯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實際上整個天下的格局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故而,周禮本身也沒有問題,他是最適合周王朝初期的統治手段。
然而,隨著時過境遷,列國諸侯與周王室之間的血緣羈絆越發薄弱,又有強國陸陸續續崛起,已經影響到了周天子的統治地位,最終導致了周王朝現如今的局麵。
洛邑的那個太後雖然看上去有些瘋,但是她確確實實看清楚了周王朝如今所麵臨的困境,通過之前的戰爭吞並了數個國家,試圖師法秦國進行中央集權。
然而,她終歸還是太過於畏首畏尾,以至於數年的時間過去了,周王朝始終沒能打破固有的僵局。
秦國雖然實行的三公九卿製度,看似把手中的權利分散了出去,然而事實上,三公九卿之中,大半的存在都是在為王權服務的。
父王稱秦國現有的製度為——中央集權製度。
而秦國現有的製度可以迅速的調動整個秦國的力量,讓秦國得到飛速發展。但是,卻有一個極為致命的弱點,那便是秦國的君王。
一旦秦國出現了一位不合格的君王,便會給秦國造成巨大的打擊。
若是再有天災人禍等等,秦國未必不會如同楚國那般被人從內部推翻。
吾兒賢能,故而為父可以放心大膽的繼續使用這種中央集權製度來治理秦國。
但是,秦國未來的繼承者就未必如同吾兒一般了!
故而吾兒應當謹記,我秦國並無萬事不易之法。若是將來後人不堪重用,吾兒當及時變通。
必要時,就算是廢長立賢,另選宗室,限製王權,乃至於禪讓也無不可。
秦氏是秦國之王室,享百姓敬畏與供奉,也當承天下之重擔。
必要時可以背負罵名,視百姓如芻狗。但,也要有為隨時秦國犧牲自己的準備。”
秦壽聲音雖然平靜,卻宛如洪鐘大呂一般在秦陽的耳邊炸響。
“承天下之重,背負罵名,犧牲自己。”
秦陽口中喃喃自語了兩句,隻覺得這一段話頗為沉重。
但是想了想之後,他卻是突然間反應過來。
自己現在不是在跟父王討論楚國的事情嗎?怎麼說著說著便說到了治國,變法,責任與犧牲上了。
“大王一次與陽兒說這麼多,也不知道陽兒是否能夠記得清楚。”
就在這個時候,秦王後親自端著一個湯盅走了進來。
她一邊開口說話,一邊將手中的湯盅放下。
秦壽見狀之後急忙上前幫忙盛湯,同時笑著開口說道“王後為孤王生養了一個好大兒,為夫倒是不怕陽兒不能領悟。”
秦王後白了秦壽一眼,隨即為二人各自盛了一碗湯。
“妾身是個婦道人家,不懂那麼多大道理,隻知道讓妾身的夫君無恙,教育妾身的兒孫成才。
至於其它的事情,倒是與妾身無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