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秦國將來吞並各國,將會變得更加簡單輕鬆。
也不必擔心因為文化等等差異,引發列國貴族與百姓的全方位造反,最終造成秦國二世而亡的結局。
“也許,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秦壽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那些鹹陽學宮培養出來的學子,但是緊接著卻是開始搖起頭來。
有些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想要真正去實施確實很難。
整個天下很大,如果從秦國派人前去教化,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將會是空前巨大的。
最為關鍵的是,人心是善變的。
哪怕接受過再為嚴格的忠誠教育,一旦被金錢,名利,女色等等各種各樣的外界誘惑所腐蝕,最終也會背棄他們的初衷。
哈撒這樣的人雖不見得是獨一無二,但卻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秦壽不能夠把希望寄托於那些普通人的身上。
“文化入侵!”
秦壽的腦海中想到了這四個字,隨即又想到了一段話。
“欲亡其國,先絕其史。
欲亡其族,先絕其文化。”
秦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而人心慕強乃是本能。
所以,秦國的文化天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隻要能夠持續不斷的進行文化輸出,必定會讓天下各國逐漸的接受秦國。
各國的百姓都已經習慣了秦人的生活方式,習慣的使用秦國的文字與語言,習慣了把秦國的一切都當做最好的。
甚至,是秦國的空氣都當作是美好的。
那麼,距離秦國滅亡諸國的時間也就不遠了。
這一夜,秦壽想了很多很多。
但是,這一切又該從何處開始呢?
他沉默了許久許久,隨即想到了一件自己早就想要做的事。
“百家,也許應該在天下人的麵前開始爭鳴了。”
秦壽的嘴角微微上揚,隨即轉身向著眺望塔下走去。
“大王?”
鬥魁見秦王沒有回答自己的話,隻是轉身便走。
還以為自己的話得罪了大王,急忙便想要開口解釋。
“鬥魁,去為孤王準備筆墨紙硯。”
秦壽卻沒有聽他解釋的意思,隨意的向著鬥魁吩咐了一句。
在回到了自己的行宮之後,秦壽立即便開始著手寫下一封書信。
“先民以德,夏商以法,周行周禮。
華夏治國安邦之策,若春秋之變,無有定論…孤,大秦秦王,欲為華夏尋一治世之良策,遍邀天下之聖賢於鹹陽,論治國安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