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走到這一步,乃是受到自己門客的攛掇。
整個謀反的過程,他唯一的貢獻就是帶著三千門客囂張跋扈的招搖過市,吸引了絕大數的人注意力,也讓褒侯放鬆了警惕。
現在謀反成功了,他順利的弑君奪位,搶回了原本不屬於他,然後又屬於他,最後又不屬於他的位置。
但是,褒唯雖然膽小怯懦,但是卻有一個極大的好處,那就是他聽人勸。
在新的褒國塚宰的勸說下,他放棄了投降保命的想法,開始全力謀劃起了擊退秦軍。
“現如今的秦國正與犬戎交戰,國內並沒有精銳之師。
此時南下的秦軍,恐怕隻是秦國的青壯組成的新兵。
這些新兵並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與我們褒國的軍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彆。
如今,國君已經坐穩了君侯之位,麾下有精銳之師兩萬,還有數萬青壯可以協助君侯守城。
褒城,南鄭兩地城高池深,囤積了數百萬石的糧食,就算是耗也能夠耗死秦國。
君侯何必憂慮?
況且,微臣已經有了破敵良策…”
獻策的乃是塚宰戚容,他不是獻策謀反的主謀,卻能夠在最後成為塚宰,自有他的過人之處。
褒唯對他十分信任,聽說他有破敵之策後,沒有多做思量,直接就十分高興的把褒國的兵權交給了他,宣布由他來統帥褒國大軍,抵禦秦國的侵略。
戚容在得到兵權之後,立即便調遣兵馬趕往子午穀。
彼時秦國大軍未至,有褒國將領諫言道“塚宰,我等不如領兵在子午穀安營,堵住秦軍南下的通道。
子午穀地勢險要,秦軍必定不能夠突破。”
戚容聞言之後卻是回絕道“秦國大軍南下,國人多是人心惶動,若是拖延太久,難免會讓某些人心生妄念。
宜當以雷霆之勢擊潰秦軍,方才能夠安穩人心。”
於是戚容道“子午穀險要之地,秦國必多防備,於此設伏,反倒不能建功。
但是,吾等卻可以在穀外設伏,待秦國過穀,心生懈怠之時,便是我等一舉擊潰秦軍的最好機會。”
眾將聞言之後皆是歎服,以為戚容深諳用兵之道。
於是,褒國將士於子午穀外設伏,靜候了秦軍一個月的時間。
這一日,褒世子率領一千多名秦國精銳之師為先鋒,率先出了子午穀,徑直向著褒國的伏兵之地而來。
正在休息的戚容被手底下的將士喚醒,急忙親自前往伏兵之地眺望,果然瞧見了褒國世子的蹤跡。
“先不要動,放他們過去。這些隻是秦國的先鋒,就算是將他們消滅,也不能損傷秦軍元氣,反倒會打草驚蛇。”
“可是,領兵的可是褒劭。若是將他射殺,褒國…”
一名士大夫有些不甘的提出了質疑。
戚容卻是搖頭說道“無論褒劭死活,秦軍都不會退兵。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褒劭,是秦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