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秦軍後退十裡,二十萬褒國百姓被送到了褒城城下。
他們呼喊著城頭之上親人的名字,希望城中的褒軍能夠讓他們入城。
“我父親,那是我父親——”
城頭之上,一名包裹士卒滿臉激動的盯著城下的一名老者,隨後又驚又喜的向著身邊的將軍說道“將軍,求你了,開城門吧,讓我父親進城吧!”
聽到他的話語之後,相貌堂堂的中年將軍卻是咬牙說道“不行,若是打開城門,秦人若是混在其中,借機闖入城裡,我等又該如何抵擋?不…”
他的話音方落,目光卻是徑直落到了一名七八歲大小的孩童身上。
那城下的孩童雖然臟兮兮的,但將軍還是一眼便認出了對方便是自己的兒子。
“我——”
剛剛還一副大義凜然模樣的將軍頓時麵色狂變,開門,快開門。
他顧不得什麼國家大義,也顧不得秦軍會不會躲藏在人群之中。
他隻知道他的兒子就在城下,此時正瞪著一雙明亮的眼睛盯著城樓,目光中滿是無助。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已經看到親人在門外的褒人士卒急忙打開城門,迅速的將城外的百姓接進了城裡。
等到所有人都進城之後,見到並沒有秦軍借機攻城,那方才一時頭腦發熱的將軍方才鬆了一口氣。
“幸好,幸好秦人沒有借機攻城。”
在與兒子團聚之後,那將軍又想到自己私開城門,導致城中一下子多了二十萬人口。
這件事情已經不是他這麼一個小小的城門將能夠擔得起責任了。
在令人安頓自己的親眷之後,他急忙前去向褒唯請罪。
褒唯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頓時就陷入了糾結之中。
城中一下子多了20萬人,糧食消耗增多,褒城也就多了幾分危險。
但是這些百姓又都是南鄭的子民,是他褒唯自己的班底。
他麾下的心腹,大多也都是來自南鄭。
若是將這些南鄭的百姓趕出去,又會因此失了軍心民心。
無奈的他隻能夠找到戚容,希望戚容能夠給他想個辦法。
戚容雖然聰明,但是他有什麼辦法?
一想到秦人的視死如歸,一想到白起的心狠手辣,又想到外界傳聞秦王的勇武,以及秦國世子的聰慧賢明。
在對比一下自己輔佐的這個褒唯,以及剛剛擅自打開城門的褒國將士,戚容覺得心累至極。
他能有什麼辦法?
儘管心累無比,但是戚容還是出言安穩褒唯道“國君不必憂慮,秦軍雖勇,卻隻有萬人,我褒城之中有十萬大軍,秦軍絕不可能攻破褒城。
另外,我們已經派遣使者前往楚國與周國求援。
等到兩國的戰事結束之後,必定會有援兵前來救援褒國。
國君隻需要安心靜候佳音即可。”
褒唯聽到他的勸說,這才略微鬆了一口氣,隨後說道“愛卿這麼說,寡人也就放心了。
南鄭百姓的事情,便都交給愛卿處理,愛卿定不會讓寡人失望。”
在撂下了一句話之後,褒唯直接起身就走了,隻留下了一臉呆滯的戚容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