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代表著周王朝已經承認了楚王的身份與地位。
有了這一封書信之後,天下諸國將再也不能夠視楚王為偽王。
等到將這一封書信書寫完畢,他隨即向著前來稟告的宦官說道“哀家有一件事情需要一個信得過的心腹去辦,你跟隨在哀家身邊也有了六年的時間…”
小宦官從來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有被太後當作心腹的那一天,當即便發誓要為太後肝腦塗地。
於是周太後將自己私底下對姬磊說的話口述了一遍,讓他一字不漏的私下轉述給姬磊之後,便又分彆給了他兩封書信。
一封是在明麵上交給姬磊,乃是以天子之名申飭他擅自出兵的詔書。
在這封詔書的後麵,還用極為浮華的言語說明了周天子不會放棄自己的子民,一定會派遣軍隊趕來增援,讓諸國聯軍一定要齊心協力。
而私底下的那封書信卻是要交給姬磊,而後由姬磊派人想方設法的送到楚營。
不久之後,小宦官千裡迢迢的來到了黃國,見到了各國諸侯與姬磊之後,他當眾宣讀了“周天子”的詔書。
諸侯們聽到周天子那言辭懇切的承諾之後都鬆了一口氣,隨後在黃國君的帶領下一同飲宴去了。
他們都是為國家未來而憂心忡忡的君侯,如今心底的大石頭終於落下,怎麼能夠不好好的放鬆放鬆?
然而姬磊卻沒有放鬆放鬆的心思了。
在聽到宦官內侍口述的太後懿旨之後,隻覺得頭皮發麻。
“若是如此行事,我姬磊豈不是要遺臭萬年?”
他頗為不甘的低聲呢喃了一句,卻聽到那內侍頗為不滿的聲音。
“將軍以為太後便願意放棄南方諸侯嗎?
還不是因為將軍打了敗仗,秦國的勢力又擴張得越發厲害,太後已經不得不舍棄南方諸國來拉攏楚國了。”
言語到了此處的時候,他將太後給楚王的信遞給了姬磊說道“太後有過交代,將軍若是猶豫不決,便不妨看看太後給楚國的是什麼樣的條件。
若非是因為將軍,我周國又怎會付出這樣大的代價。
將軍不願意背負罵名,難道太後就願意了嗎?”
宦官言語到了此處的時候還有些生氣,就連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大概是因為他已經成為了太後心腹的緣故吧?
三天之後,楚王的大營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個人用黑衣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一副不願以真麵目示人的模樣。
然而他當才進去楚王的帥帳,結果便直接被人扒了外袍,露出了裹在黑袍之中的姬磊。
“這便是楚王的待客之道嗎?”
在被扒了外袍,露出了自身真容之後,姬磊十分不滿的開口質問楚王。
“本以為姬磊將軍乃是一位可敬的對手,卻沒想到也是一位藏頭露尾之輩!”
楚王不以為意,直接出言諷刺。
“若非是太後不願意楚周交兵,致使秦國漁翁得利,否則我大周天兵已至,今日端坐上首的,未必是楚王。”
言語到了此處的時候,他一擺自己的袖袍,推開了控製住他的兩個楚軍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