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學之士聞言皆麵露沉思之色,開始思索起了其中深意。
然而趙無疆卻是個混不吝,根本沒有聽明白武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於是他開口問道“何毀何舉?”
伍德聞言,幾乎不假思索地回應道“無道者毀,有道者舉。”
趙無疆實際上還是沒有聽明白,但是他卻並沒有表露出來。
然而伍德的話落入眾人耳中,卻是引發了眾人的不同想法。
秦壽覺得這個伍德才能出眾,是一個難得的人才,讓他心底生出了招攬之意。
楚王卻是暗生警惕,“有道無道的標準因人而異,對孤王來說是有道的事情,對於伍德來說未必便不是無道,若是伍德與孤王的意見相左,伍德又該如何?”
沒有聽懂伍德這句話的趙無疆已經再次開口發問。
“何以上下?”
伍德答道“行義則上,廢義則下。”
趙無疆依舊沒聽懂,但還是佯裝鎮定道“如何治民,用民?”
“使民之方,安之則昌,危之則亡,利之則富,害之有殃。”
伍德依舊麵無波瀾,對於自己的道已經了然於胸。
趙無疆卻是漲得滿臉通紅,他依舊聽不懂伍德的話。
於是咬牙繼續問道“何以循天行地?”
“循天之時,行地之德。”
趙無疆終於忍不住了,張口問道“如果不循天時,不行地德又如何?”
伍德輕笑一聲答道“循天之時,逆之有禍,順之有福。行地之德,得時則歲年熟,百姓飽食;失時則危其國家,傾其社稷。”
趙無疆怒了,之前伍德所說的他是一樣也沒有聽懂,但是沒有關係。
他趙無疆兼通兵墨,就不信在兵法上難不住對手。
於是趙無疆問道“不知先生以為什麼是用兵之極致?”
伍德十分自信的說道“用兵以謀,得天之時。”
趙無疆心底一喜,他記得秦壽與白毅曾經探討過天時的問題,當時秦壽的話他可記得清清楚楚。
雖然他隻是粗通其意,還不能夠做到了然於胸。
但是,沒有關係,這並不能夠阻止他用來裝逼。
但是,在這之前,他還是要繼續引導一下。
“何謂天時?”
“九野為兵,九州為糧,四時五行,以更相攻。天地為方圜,水火為陰陽,日月為刑德,立為四時,分為五行,順者王,逆者亡,此天之時也。”
伍德開口解釋了天時,白起等兵家之人聽得異彩連連。
趙無疆卻是絲毫也不給眾人體悟其中精妙的時間,因為他自己也聽不懂。
於是趙無疆再次問道“以先生之見,得天之時,便可以戰無不勝了嗎?”
“凡用兵之謀,必得天時,王名可成,妖孽不來,鳳鳥下之,無有疾災,蠻夷賓服,國無盜賊,賢愨則起,暴亂皆伏。”
伍德幾乎不假思索,開口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眾多知兵之人聞言,皆是麵露驚喜之色,眸光之中異彩連連。
而趙無疆此時也是異彩連連,他大袖一揮道“先生以為兵者天時為上,在下不才,卻有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