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就在想,若是由父親帶著小弟一同前去,恐怕會不會把小弟安排進儒家或者兵家,那實在是太過於無趣。
所以,小弟希望能夠提前前往鹹陽,先行報名農家學院。
到時候父親回來的時候,便已經為時已晚了。”
有什麼事情是比自己的競爭對手主動投降認輸更加令人高興的事?
於是趙殷答應了趙拓,並且連夜派人送他離開了櫟陽,直接前往鹹陽求學。
於此同一時間,剛剛離開櫟陽不到五十裡的趙無疆便被一支軍隊攔住了去路。
在看清了這支隊伍的旗幟之後,趙無疆的眉頭緊鎖,他徑直縱馬來到了對方統帥的麵前,滿臉疑惑的開口問道“智鞅,你怎麼在這裡?”
智鞅乃是智氏的遺孤,智伯尹的次子,而今雖然已經重新執掌智氏,也被列為了晉國的上卿,但是趙無疆卻一直不怎麼看得上他。
再加上對方竟然出兵攔住自己增援秦軍的去路,這更加引起了趙無疆的不滿。
所以趙無疆在開口說話的時候,並沒有稱呼對方的官職,也沒有稱呼對方的爵位,而是直呼其名,顯得十分的不尊重。
然而智鞅的表現卻是十分的得體,恭敬的向著趙無疆行了一禮之後,向著趙無疆稱呼道“鞅在此恭候趙侯多時。”
趙無疆眼珠子一轉,也不下馬,隻是居高臨下的盯著智鞅問道“你有什麼事情要與本侯說的?”
智鞅沒有因為趙無疆的無禮而表現出絲毫的不滿,反倒是越發恭敬的說道“聽聞戎狄入侵秦國,鞅的心底也是極為憂心。
鞅早已有心出兵助秦國一臂之力,卻唯恐人單力薄,最終非但沒能夠幫到秦國,反倒是為秦國惹來禍患。
在下知曉趙侯乃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必定不會對秦國的危機坐視不理,所以早早點齊了兵馬等候在此,便是希望能夠助趙侯一臂之力。”
趙無疆的雙眸微眯,毫不客氣的說道“你會這麼好心?”
智鞅一臉正色的說道“若是在智氏與趙氏之間作出取舍,在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智氏,因為在下出身於智氏。
若是在晉國與秦國之間作出取舍,在下一定是選擇晉國,因為在下出身於晉國。
商周與秦國交戰,這是諸夏之爭,鞅自然是不好貿然插手。
但是戎狄是什麼東西?那是蠻夷之輩,鞅自然不能夠置之不理。”
智鞅給出了一個十分強大的理由,頗受趙無疆的認可。
趙無疆點頭說道“你有這心是好的,但是你麾下的都是一些步兵,根本跟不上我麾下的騎兵。
若是你真的有心相助,還不如給咱一些錢糧作為軍餉犒勞犒勞這些兄弟們。”
趙無疆表麵上大大咧咧的,實際上卻是一個極為細致的人。
他記得趙氏與智氏之間的血海深仇,所以並不認為智鞅會真心實意的幫助自己。
智鞅聽到趙無疆的話語之後頗為遺憾,但還是開口說道“不能與趙將軍並肩作戰這是鞅沒有這個福分,既然如此,便請趙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