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弩手排成整齊的方陣,行進在隊伍的最前方。
刀盾與長戈在他們的身側策應,時刻準備為他們抵擋可能出現的攻擊。
鮮明的旗幟隨風獵獵,整齊的步伐宛如雷鳴。
隻是看上這樣的軍隊一眼,便能夠讓守城的將士人心惶惶。
“宋先生,秦軍來了——”
周太後倒抽了一口涼氣,隨即向著身邊的一名麻布衣衫的老者開口說了一句。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奉行“非攻”的商墨炬子宋墨。
在得知秦國與商周二國即將開戰之時,身為商國人的宋墨再一次站了出來。
之前列國諸侯伐秦之時,宋墨曾經找到過商王與周太後,希望能夠憑借著自己的墨義說服他們退兵。
然而可惜的是,當時的商王與周太後都一心覆滅秦國,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為了防止宋墨去幫助秦國守城,商王甚至還以宋墨在商國的徒子徒孫相威脅。
宋墨無奈,在列國伐秦之時,他沒能夠站在“弱勢”的秦國,也沒能夠阻止這一場戰爭。
如今秦國伐周之時,不想與秦國開戰的周商二國卻是主動的找到了宋墨,希望他能夠幫助周國守城。
這件事情聽上去很無恥,宋墨的弟子都被氣得差點拔劍殺了周太後的使者。
然而宋墨卻認為,“彼時列國伐秦,我等未免秦國的百姓遭受兵戈戰亂,故而往說商周,雖然最終未能夠成功,但是我們也為自己心中的“道義”儘了一番心力。
而今,秦國攻伐商周二國,我們難道就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商周兩國的百姓蒙難了嗎?”
隨著宋墨的質問之聲響起,原本滿心不情願的商墨弟子終於還是答應了宋墨的命令,與他一起來到了瑕城。
商墨脫胎於秦國墨家,因為宋墨更喜歡工匠之事,故而宋墨對於科技的重視程度更在秦墨之上。
一些簡單的科技實際上並不複雜,然而之所以一直未曾出現,乃是因為之前從來沒有人注意亦或者知曉這件事情,沒有人往這個方向去想,自然也就沒有被人研發出來。
就像是投石機,在秦國沒有將它運用於戰場之前,不會有人去想怎麼把一個磨盤大小的石頭拋上天。
然而當投石機在戰場之上被運用出來之後,工匠們發現了他的運行方式,隨後進行模仿,自然也就能夠慢慢的研發出來。
就像是秦國的鐵器,最開始的鐵器根本比不上青銅器,所以鐵礦還被稱之為“惡金”,意思是下等的金屬。
鐵匠們都是有師承的,師傅在教他們的時候,告訴他們鐵礦石鍛造不出好兵器。
那麼,他們又怎麼會去研究怎麼冶煉鐵礦呢?
然而在秦國冶煉出來的鐵劍逐漸嶄露鋒芒之後,整個天下的鐵匠便都知道了鐵器的“先進”,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研究冶鐵,各國的科技自然也就能夠逐漸趕上秦國。
商墨源自秦墨,有屬於自己理解的十大主張,重視科技,自然也就有專人研究器械。
故而,宋墨在抵達瑕之後,立即便開始建設起了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