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終張秦確定他是有些想多了。
出生就含著金湯匙的人,又怎麼可能體會得到泥腿子的生存不易。
剛剛親政的周天子立即便搞出了一係列的騷操作,差點直接把周太後辛苦布局下來的大好局麵給破壞掉。
首先,他任命在周國沒有任何功績與威望的張秦為塚宰,讓他替自己治理朝政。
隨後又將自己麾下那些陪著他一起“受苦受難”的門客們一一封官賜爵,讓他們輔佐自己治理朝政。
這些人雖然都有那麼一技之長,但是大多數都是一些溜須拍馬之輩。
讓他們在周天子麵前吹牛,他們可以吹得頭頭是道。
但若是真讓他們去治理地方,那他們便隻能說是“實心竹子吹火,一竅不通。”
偏偏這些人明明不懂,卻又舍不得到手的富貴,非要來個“不辱使命”。
於是,剛剛得了一波民心的周王朝又被這些庸碌之輩搞得雞飛狗跳。
而洛邑王宮之中,周天子初嘗大權在握的滋味之後,便對從小被母親握在手裡的權力上了癮。
這種他心心念念了十幾年的權力一旦入手,他便再也舍不得將其放開。
朝中各種事務,事無巨細的他都要插手。
也不管自己是否擅長,也不管自己的命令對這件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他總會異想天開的摻和一腳。
張秦原本還想著好好輔佐一番周天子,在揚名之後方才找個機會脫離周國。
卻不想周天子直接就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並且再也聽不進他的勸諫。
張秦心知自己若是留在周國,必將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禍患。
恰逢大司馬姬磊也覺得時機成熟,想要鏟除張秦這個秦國來的士子。
於是在一次避開大司馬派出的刺客之後,張秦主動向著周天子請命道“而今大王雖然已經親政,國家內部趨於穩定。
但是國家的外部威脅依舊不小。
秦國在西虎視眈眈,商國在東也不可不防。
燕國乃是同宗之國,我周國若是能夠與之結盟,於我大周必將大有裨益。”
周天子聞言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他愛瞎摻和的毛病卻是一點沒改。
於是周天子說道“愛卿所言有理,不過,兩國雖然是同宗,但是彼此之間已經疏遠多年,情誼也早就淡了。
聽聞燕公有女,個個都有傾國傾城之貌。愛卿此去燕國,也順便替孤王召一位燕國公主入京侍奉孤王吧!”
“這…”
滿朝文武聞言皆是一臉便秘,明明是周國有求於燕國,將要與燕國締結同盟,結果這話從周天子的口中說出來,反倒像是燕國有求於周國。
請求締結盟約,你還讓人家給你送公主?
“大王才剛剛親政沒多久啊,怎麼感覺這腦子就開始糊塗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