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本國的利益,為了能夠繼續端穩“中間商”這碗鐵飯碗,如今這群整天隻知道“選美”的楚國貴族們竟然難得的團結了一會。
他們糾集在一起,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請願軍”。
他們攔住了楚王宮的大門,希望楚王能夠主動出麵向秦國抗議,要求秦國遵守承諾,依舊讓楚國“代理”秦國的商品貿易。
然而他們的抗議還沒有落到楚王的耳中,結果便被熊莊,屈原與伍德三人聯手鎮壓下來了。
這三人雖然各自代表著一方勢力,但是他們卻都不蠢,都知道什麼人能夠招惹,什麼人不能夠招惹。
損失些許利益不算什麼,但若是因此而得罪了秦國與天下諸國,那麼等待楚國的或許便是亡國之危。
楚國的上層貴族實際上並不愚蠢,在楚王宮外鬨了一圈無果之後,他們也就逐漸變得老實了起來。
然而可惜的是,這些人雖然都不蠢,卻架不住秦王父子實在是太過於陰險。
三個月之後,一群從南方來的“楚人”開始在秦王宮門口抗議,大罵秦王“背信棄義”。
秦王十分的“寬宏大量”,隻是派人驅逐了他們之後便不再理會。
然而這些人卻並不買賬,眼看著在宮門外抗議無效,於是便自行武裝起來,開始在鹹陽的易市之中打砸搶燒。
於此同一時間,秦國與列國之中大大小小的易市都受到了打砸。
列國君王勃然大怒,立即派遣使者向楚王抗議,嚴令楚王嚴查到底是誰在列國的易市搗亂。
楚國度君臣們還沒有反應過來,還沒想明白到底是誰這麼愚蠢的時候,原本與秦國關係和睦的秦國卻是突然間在這個時候發難。
秦太子率先站了出來,表示自己當年出遊列國之時,在楚國遭遇襲擊,致使自己麾下的護衛損失殆儘。
他這麼多年一直以為是彆國的奸細所為,所以一直在暗中調查此事。
卻沒想到他在楚國遭遇到的刺殺,竟然便是楚王與大司馬伍德自導自演的一場“苦肉計”。
更讓他氣憤的是,為了愚弄自己,楚國竟然又派人假扮列國刺客來刺殺自己,以此離間秦國與列國之間的關係。
秦太子言辭犀利的痛述了楚人的無恥行徑,隨後表示自己身為大秦儲君,一定要讓楚國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而列國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也是勃然大怒,他們被楚國吸了好幾年的血,原本以為是自己派到楚國的細作暴露,從而給本國招來禍端。
卻沒想到竟然是楚人的陰謀詭計。
與楚國相鄰的越國,周國當即發表聲明,表示從今以後與楚國斷絕一切的貿易往來。
同時,兩還響應了秦國討伐楚國的號召。
不得不說,在國家與國家的層麵上,往往更容易體現出什麼叫做“沒有絕對的敵人”這句話。
數年之前剛剛大打出手的秦國與周國,時隔五年之後,竟然聯手伐楚。
而周國與燕國雖然明知道唇亡齒寒,但是他們也依舊沒有就這件事情聲援楚國。
“楚人無道,屢次算計我大秦。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本太子奉王命興兵伐楚,望我大秦將士戮力齊心,共討楚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