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雖未曾利用手中權力以權謀私,但是在意識到陽帝整治“不正之風”的決心之後也立即反應過來。
在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後,戶部尚書立即召集自家的親眷,向他們透露出了陽帝對於如今天價聘禮等等不正之風的不滿。
雖然他沒有說明陽帝準備施行什麼樣的政策來整治這一切,但是戶部尚書家的親屬們卻是非常的聰明。
他們自己收到風聲之後,又急忙把這個人情賣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隨著傳播的人越來越多,很快整個鹹陽的權貴圈子便都知曉了這件事情。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鹹陽的風氣突然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些原本非千金不嫁的權貴千金們突然間就改變了態度,許多權貴之家甚至主動降低聘禮,寧肯倒貼大量的嫁妝,也不肯多收一分一毫的聘禮。
權貴們的改變自然落到了有心人的心裡,這些人並不知道權貴們為什麼要改變。
但是能夠讓這些權貴們集體轉變,其中事情必定不小,甚至有可能牽扯出大秦皇帝。
能夠在這個時代發家致富的人,又有幾個是愚蠢之輩?
他們立即便收斂了起來,很快整個鹹陽的風氣都發生了變化。
秦昭的新政策尚且沒有推行,鹹陽的奢靡攀比之後竟然便已經完成了整治,當真是讓秦昭有些措手不及。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變化,更加堅定了秦昭推行新政的想法。
有些風氣既然能夠被改變,那麼,便更應該乘勝追擊,儘快的推行新政,徹底的將這些影響秦國婚嫁的不正之風糾正過來。
時間轉眼之間便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秦昭終於在戶部尚書的幫助之下完成了自己的測算,隨後將自己的新政以奏章的方式遞了上去。
朝中重臣都關注到了太子最近正在做的事情,對於這一封奏章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在見到了奏章的內容之後,許多人都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們原本以為太子是要強行限製天價聘禮,甚至是直接暴力糾正奢靡之風。
但是如今看來,太子還是非常的仁厚的。
“太子的新政沒有提及任何關於天價聘禮的事情,但是卻能夠有效的遏製天價聘禮。
妙,實在是妙!”
有一些朝臣忍不住拍起了太子秦昭的馬屁,言語中滿是欽佩。
尋常人家的女兒到了適婚的年齡不嫁,每年都要繳納一筆讓他們頭疼的賦稅。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有一些貪財之人為了錢財與攀比去拖延自己兒女的婚事。
而權貴人家雖然不在乎這些罰款,但是這種罰款一旦繳納上去,無疑便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對於愛惜顏麵的權貴來說,這可比嫁女之時收到的聘禮少了更加丟人。
最為關鍵的是,所有人都能夠通過新政了解到秦帝對於如今這些社會風氣的不滿。
當他們再次鬨出幺蛾子的時候,也得好好考慮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讓秦帝動怒。
因為提前有過心理準備,所以秦昭的政策在鹹陽推行得十分的順利。
然而,就算是如此,當秦昭的政策推行出去之後,還是很快便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