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如同子禦所說的那般空虛,但是也絕不寬裕。
“哦?那以吾兒之見,我大商該當如何?”
商王的眉頭微挑,隨即開口問了一句。
子禦見商王的麵色緩和,並沒有方才的那般怒容,便知自己的話說到了點子上,並且已經得到了父王的認可。
他心底微喜,腦子以自己從未有過的狀態高負荷運轉,很快便想到了一條妙計。
“啟稟父王,我大商自有國情。雖然沒有辦法像是秦國那般用獎勵來鼓勵百姓自願生育。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如同以往那般,製定新的律法來要求百姓多生多育。
要求年滿十六歲的男子與十四歲的女子必須成親,否則便對他們的父母給予相應的懲罰。
等到二十歲尚且沒有婚配,則由國家統一安排婚嫁。
並且,為了增加我大商的新增人口,也應該對那些能夠生育卻未能生育的人做出相應的懲罰。
新婚夫婦成親三年之內無所出,則多繳納一成賦稅。
若是七年之內還是沒有生育,則可以斷定這對夫妻之間的感情已經破裂。
如此一來,便可以趁著他們還年輕,由官府出麵使其和離,而後重新分配婚嫁…”
不得不說,子禦的腦子還是非常好使的。
尤其是強迫未能生育的夫妻和離這件事情上,普通人的腦子還真沒有他這麼爛的!
對於後世之人來說,這聽上去就是一個極為離譜的事情。
然而對於這個時代的商國高層來說,卻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之處。
周國有周禮的約束,王公貴族好歹還要些臉麵。
但是商國可是差點被人亡國的古國,一直以來都是以嚴苛的律法來治理國家,整個商國上下都憋著一團火,時刻準備著複仇。
整個國家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機器一般,上層從來沒有把貴族階層以下的百姓當過同類來看。
商國已經廢除了“奴隸製”,商國沒有奴隸,所以最底層的百姓就是奴隸。
相比較於秦國那種賞罰分明的方式,商國的公卿們反倒是對子禦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頗具好感。
畢竟,這麼做之後,他們不用為那些賤民“獎勵”,還可以把更多的賦稅名正言順的收入自己的口袋之中。
商王子夜是一代雄主,但是有限的見識限製了他的目光。
他所知曉的史書之上沒有一個名為“李二”的人,沒有人告訴他什麼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所以,在子禦的建議之下,在滿朝公卿默許之下,商王子夜頒布了他效仿秦國之後的第一條法律。
而伴隨著這一條律法的推行,很快整個商國的百姓都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水深火熱。
商國國庫的主要收益來源於國內的商業與田稅,貴族的收益則大多來源於向封地子民增收的田稅。
除此之外,商國並沒有如同秦國這樣的國有產業。
在戰爭失敗之後,商國上層自然不願意承擔戰敗帶來的損失。
所以,“加稅”將損失分攤給賤民們也就成了他們迅速回血的方式。
而剛剛才被壓榨了一波的商國百姓,立即便又被狠狠的宰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