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從來也不敢忤逆自己的兒子,如今時常在朝會之上當麵頂撞自己。
並且,他沒有了往些年的沉穩,歸國之後便開始大刀闊斧的變法改革。
半年的時間,便向自己提交了二十多條變法意見。
子夜不是沒有研究過這些變法的內容,也覺得很有價值。
但是,一旦這麼做了之後,商國豈不就變成了第二個秦國?
他這個商王同意,但是商國的那些公卿貴族又豈能讓子夜如願?
而原本已經快要被他放棄的長子,這兩年來卻是表現得越發溫順,什麼事情都聽從自己的安排,辦事也是越發細致。
“哎,若是孤獨兒子能夠如同秦國太子一般,那孤也就不必如此焦慮了!”
…
越國王宮之中,越王吳踐之子,如今越國的傀儡大王一臉人畜無害的向著秦龍驤問道“相父,孤是否應該親自前往鹹陽觀禮呢?”
他雖然極力偽裝出一副乖巧順從的模樣,然而閱人無數的秦龍驤還是從他的眸光中看出了些許的不甘與不滿。
當年越國亡國,為了複仇主動向秦國借兵借將。
然而在列國伐秦之時,越王吳踐最終還是動了心。
雖然其中有張秦作為推手的緣故在其中,但是這件事情依舊給秦龍驤提了一個醒。
“不是所有人都如秦國之君一般不貪圖權勢。”
從越人的角度來講,吳踐的舉動實際上也沒有什麼錯。
抓住一切能夠抓住的機會壯大越國,讓越國成為一大強國,這本就是君王該行之事。
伐秦如果能夠成功,吳踐也能夠得到越國史書之上的一個評價——“罪在一時,功在千秋”。
越王吳踐很能忍,也很聰明,隻可惜他選錯了對手,最終身死,國家為秦龍驤所掌控。
秦龍驤扶持起來的新君如今已經二十歲了,也已經成年,已經不甘心繼續做一個棋子。
秦龍驤知道這一點,但是卻並沒有戳破。
然而,如今秦皇禪位,越王卻在這個時候用言語試探他。
秦龍驤毫不遲疑的開口道“秦為宗主之國,大王自當親自前往。”
越王暗自咬牙,但還是強裝歡喜道“孤也許久未曾見過鹹陽的繁華了。”
…
不久之後,越王在前往秦國的途中不慎落水,就此一命嗚呼。
負責監國的秦龍驤不得不重新派遣使者前往秦國觀禮,同時又扶持了越王三歲的兒子繼位越王之位。
越人不知其中因果,皆讚秦龍驤乃是大越柱國。
然而他們所不了解的是,如今的越國朝堂上下早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被秦人滲透。
就算是有一些越國當地人成為官吏,那也是接受了秦國的學堂教育,對於秦國有著極為深重的歸屬感。
臘月二十三,秦二世禪位,秦昭帝繼位,定年號為昭武元年。
隨後昭帝大赦天下,舉國歡慶七日,秦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