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頭沒有說話,又用手指敲了敲桌麵。
這次敲桌麵聲音不小,突然從布簾後麵走出一個女孩子來。
她笑盈盈地對金二糖說“請交十元錢。”
難怪小老頭不說話呢,原來人家是“不見鬼子不掛弦”!
金二糖心生疑慮地交了錢,可小老頭還是三緘其口。
他急了,又問“老專家,我得的是什麼病呀?”
小老頭拿出一個金屬小盒子遞給了那個女孩子,指了指布簾後麵說“我們給你進行治療,紮針灸。”
金二糖跟著他們走到布簾後,隻見裡麵有一張小床,他趴到了上麵。
看了看金二糖趴在床上的姿勢,女孩子小聲糾正說“請仰身躺著。”
小老頭不說話,開始給金二糖紮針灸。
看得出來,這小老頭是隻乾不說,惜字如金的人。
金二糖也懂得一定的中醫知識,知道穴位的具體位置。
他閉著眼睛,可感到小老頭取了嘴唇上的穴位人中,手腕上的穴位內關、神門,手上的穴位合穀,腳上的穴位太衝,腿上的穴位豐隆、三陰交。
金二糖感到這小老頭真是針灸高手,比自己的老頭子金德厚強多了,師父王瞎子也不能跟他比。
不說彆的,王瞎子從不敢碰患者的人中穴。
人中穴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
平掐或針刺該穴位,可用於救治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
但是,刺激人中穴位,還可影響人的呼吸活動,如連續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呼氣持續性抑製。若是操作不恰當,過多給予節律性刺激,則可影響節律性呼吸活動的運行,風險著實是不小的。
小老頭藝高膽大,他不僅針灸了金二糖的人中穴,還以每分鐘撚針三十次左右,這讓金二糖敬佩不已。
針灸之後,金二糖還是感到很糊塗,不知道自己究竟患了什麼病。
他想問個明白,又坐到了小老頭的診斷桌子前。
“老專家,我這是什麼病呀?”
小老頭看了看金二糖,又看了看那個女孩子,他說“你這是間歇性分離轉換性障礙。”
金二糖也看了看那個女孩子,隻見她拿著一本豎版繁體字中醫書,正認真地看著。
他心裡想,是呀,自己跟2020年分離了,角色正在轉換之中。可認真考慮過後,突然意識到小老頭診斷有誤。
我不是已經成功回到1995年了麼?
奇怪,怎麼還出現“障礙”了呢?
金二糖更糊塗了,他說“老專家,你能解釋一下麼?”想了想又說,“什麼是‘分離’,怎麼是‘轉換’呀?”
小老頭朝女孩子做了一個手勢。
女孩子翻了翻書,然後合起書,通俗地解釋說“分離,是指對過去經曆與當今環境和自我身份的認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轉換,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接著出現軀體症狀,一旦軀體症狀出現,情緒反應便褪色或消失,這時的軀體症狀便叫做轉換症狀。”
小老頭看金二糖還是很迷茫,他小聲說“此病又稱間歇性抑鬱性障礙。”
先說分離轉換性障礙,後說抑鬱性障礙,反正都離不開“障礙”一詞。
金二糖想起了唐代詩人元稹的那句“彼此業緣多障礙,不知還得見兒無”的詩。
小老頭看金二糖還很混沌,他又說“此病屬於精神類疾病。”
一聽到小老頭說“精神類疾病”幾個字,金二糖立即想到沒有重生之前,有人私下稱他金瘋子,他越發不淡定了,想到二十五年後,這小老頭說不定已經死了。
金二糖趕緊站起來,在心裡說快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