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微笑,道心靜寧。
但見三個銅線寫著“半兩”的一麵均朝上,位置與天上三個太陽完全相似;道人雲淡風輕地拾起三枚銅錢,彷佛這一切已然提前知曉。
道人再次將三枚銅錢扔向地上,這一次道人卻眉頭深鎖,原來是其中兩枚銅錢寫著“半兩”字麵的一麵竟然朝下,更為怪異的事,竟然有一枚銅錢直立著,須知銅錢邊薄,斷無直立的道理,此次千古未有之卦相。
道人默默沉思,上卦為乾卦,三陽爻當位,元亨利貞,是從混亂到繁榮之過程。
奇怪的是,前兩次下卦也是乾卦,合起來便是六十四卦之第一卦——乾,是為天,也是為歸一。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彖傳釋疑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預示著天下分久必合,民生太平。
然而這一次,下卦前兩爻為陰爻,已經是很大不同,最後一爻竟然直立,並未成爻。
道人呢喃道“此爻可做兩解,一為陰爻,一為陽爻。”
隨後,道人用手指在地上的青石上輕輕畫出了深達數寸的兩個卦象,陰爻則為“坤”卦,陽爻則為“震”卦。道人喃喃道“上乾下坤為‘否’卦,上乾下震為‘無妄’。”
否卦,卦辭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又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之義也。這應該為何解,道人不禁自問,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是不是說三陽並未有一真陽,三大王朝歸一之勢並不明朗,還是說三大王朝會被其他王朝所統一。
如是無妄卦,則為下下卦,卦辭曰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象曰飛鳥失機落籠中,縱然奮飛不能騰,目下隻宜守本分,妄想扒高萬不能。
兩卦的卦相所示有較大不同,道人抬頭又看了看天,這時天空的三個太陽被烏雲遮擋,不一會的功夫,則是烏雲密布,風雷交錯。道人眉頭深蹙,白發被風吹得四處飄蕩,道袍變得像飛舞的旗幟。
道人仿佛在做某個決定,臉上出現了些許白汗,手臂微抖,但是道人仍然堅定地伸向了三枚硬幣,將三枚硬幣握住,三枚硬幣彷佛有千鈞重量。
道人緩緩抬起右手,嘴裡碎碎有詞,但不知說了些啥,麵色從凝重變得舒緩,顯然是下定了某個決心。
但見道人將手一揚,三枚銅錢如水銀下泄,傾落下地,隨後道人一聲歎息,隻見三枚銅錢一如剛才一樣,並無二致,兩枚銅線寫著“半兩”字麵的一麵朝下,一枚銅錢直立。
正當道人歎息之聲未絕,三枚銅錢發出了砰砰砰三聲巨響,銅錢碎裂,道人口中吐出一口熱血。
道人不禁想起師傅當年在贈送他銅錢時,曾說過“莫作天問,莫作天對”。
忽然,有三顆流星劃破了天際。三顆流星方向並不一致,仿佛各自在尋找什麼,霎那間,就消失不見。
之後,天地風雨大作,電閃雷鳴。數個時辰,雨過天晴,陽光從烏雲縫中射出一道紅豔豔的金光。此時,那道金光正好射在畫在地上的三道陰爻中間縫隙中,形成一個“豐”字。
看到這個“豐”字,道人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時之聖者也,時之凶者也。亦多麗之陽春,此亦絕念之窮冬。人或萬物具備,人或一事無成。我輩其青雲直上,我輩其黃泉永墜。”
道人一閃而逝。風乍起,吹皺青蓮湖一池春水。
大嵩王朝,有一大澤,浩浩蕩蕩八百裡,因一句“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而得名,乃是南部瞻洲第一大湖。
雲夢澤南有一高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岩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導嶺同勢,贏得了“山上白雲飛,帝子下翠微”的美譽。
此山山腰,有一伏魔殿,殿內有一涵虛井。
井口懸有一塊太上無極元炁鏡,金光四射,直照涵虛井口。
井口圍有一圈白玉護欄雕刻有道祖開天經,流彩四溢,形成一個太極法陣圍住涵虛井。
四周張貼有三道正一符籙,相傳是曆代大天師均會在接掌天師印時來此鈐印,三道符籙上的正一太上符紋相互連接,仿佛一口符籙金鐘罩住涵虛井。
任你仙人,欲破此井,也是妄想。
井口正對則是三人塑像,仙雲環繞,不見廬山真麵目。
塑像兩側的廊柱掛有一幅對聯,上書“上上上上上無上,玄玄玄玄玄又玄。”
正當有三顆流星劃破了天際之時,八百裡雲夢澤波濤洶湧,九十九道五色天雷呼嘯而至,砸向在伏魔殿頂。
有一全身赤色、直目正乘、身形極長的怪物自井底殺氣騰騰而出,麵露猙獰,凶性大發,不顧一切撞向井口。
打破一個防禦最好的方式就是內外夾擊。
正當怪物快要破開最後一層符籙金鐘時,廊柱對聯上飄出‘上’和‘玄’兩個大字,‘上’字飄向空中,扶搖直上,五色天雷嘎然而止;‘玄’字飄向怪物頭頂,輕輕一壓,怪物頓時跌回井底。
怪物在跌回井底時,臉上浮出了一陣邪惡的笑容,頭頂的三顆流星,其中一顆怎麼越看越好看呢。
千裡之外,廣信府下,龍虎山上,瀘溪河畔,有一萬法宗壇,道教祖庭。一位“提舉三山符籙兼禦前諸宮觀教門公事,奉旨以率天下道門”的大天師,掐指撚訣,眉頭緊鎖,輕喝一聲“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