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拐李說道“老哥,彆這樣啊,我這不感覺世道不太平,想買把刀來防防身嘛。”
李麻子罵罵咧咧道“紹和協議都簽訂三年,大嵩和大金也不打仗了,咋不太平呢。再說了,天大的事情塌下來,鎮子裡不是有李老,還有那個姚老頭頂著嘛。你一個瘸子,能乾些啥,天塌下來你去頂?那不得一下把另一條腿也給壓折了。”
鐵中堂坐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絕對不插嘴,心中不斷腹誹道這兩人,不見麵還想著對方,一見麵就拌嘴。何必呢?
鐵拐李突然望向鐵中堂,說道“老鐵兄弟,你看咱兩都姓鐵,你勸勸你家老丈人,賣我一把刀。我都這把歲數了,身邊又沒有個人,不買把防身利器,怎麼能安心呢?”
鐵中堂實在是憋了半天,忍不住想要罵幾句“你大爺的兄弟,你跟我老丈人稱呼兄弟,跟我這又稱呼兄弟,這輩分怎麼論?再說了,你他娘的咋就姓鐵了呢,不是姓李嗎?哦,叫鐵拐李就姓鐵啊。那隔壁的豬肉李豈不是姓豬?”
不過鐵中堂到底還是沒有說啥,隻是說了句“這事還得聽我老丈人的。”
鐵拐李覺得這怎麼能行呢,一個大老爺們兒,啥事都聽老丈人的,能有出息嗎?
所以鐵拐李決定說幾句良心話,要不然對不起自己鐵骨錚錚的風骨,於是說道“老鐵兄弟,你這不行啊,哪能事事都聽老人的,老人嘛,老古董了,不能與時俱進嘛。隻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鐵中堂用一種憐憫的眼神看著老人,斬釘截鐵道“這事還是要聽老丈人的!”
果然,李麻子在屋子裡就開始罵罵咧咧的了。
鐵拐李也用一種可憐的眼神看著李麻子,好像在說“傻了吧唧的,罵人能多塊肉。”
好在經過軟磨硬泡,李麻子終於同意鐵拐李買一把戰刀。
李麻子挑選了一把上好的精鐵戰刀給鐵拐李,然後說道“瘸子,拿好。小心走路摔跤後把自己一刀戳死了。”
鐵拐李低著頭,眼神炙熱,拿著精鐵戰刀,在手上反複摩挲,一種無形的精氣神仿佛又回到了老人身上。
鐵中堂坐在鐵匠鋪子裡,看著鐵拐李的樣子,悻悻然不說話,以免泄露天機,害得自己露了馬腳。
這些年來,老丈人猜出了一點端倪,看出了自己身份的不平凡,但是不過是出於好奇,懷疑自己的身份來曆罷了,從未抓到過真正的確鑿證據。鐵中堂可不想在如此關鍵時刻,功虧一簣。
鐵中堂雖然不是儒家弟子,但他還是覺得讀書人的有些話,說得還真不錯,比如“行百裡者半於九十”,真是把道理真正說通透了。
不過,鐵中堂總是覺得今天鐵拐李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異,有些像看到誌同道合之人的那種熾熱。
正在此時,鐵拐李往鐵中堂這邊一瞥,鐵中堂竟然也往鐵拐李這邊一瞥,兩個人的視線在空中交彙。
仿佛觸電一般。
兩兩無言。
福壽巷口,李去病正準備出門,想著去找一下劉先生。
此前與爺爺對話時,兩人討論到了外人有沒有可能綁架他或者姚複聖來威脅李家或者姚家,兩人答案竟然出奇一致,“不可能”。
爭奪那個東西,可能是各憑機緣和手段,如果通過綁架李去病或者姚複聖來威脅李家或者姚家,那就是正式與兩大家族為敵。
兩家的底蘊,外界並不全然知曉。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兩家現在還好好的。
而且當時李讚和李去病都不約而同提到了老陳,這位境界極高的人,來此十多年,其目的連李讚都不敢說真正了解和知曉。
李去病剛剛出門,結果看到劉先生就站在門口。
李去病快步跑去,不等他發問,劉先生就遞給他一本書《三教珠英》,微笑道“十二,送給你的,好好研讀一下,對你會非常有幫助。”
李去病說道“先生,好的。先生,多謝!”
劉先生點了點頭,語重心長道“莫道人心不如水,休怕平地起波瀾。都是考驗,希望在前。”
李去病咧嘴笑了笑,然後說道“先生,這個不敢保證,但我儘力而為。”
劉先生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沒有說什麼,正要離去。
突然,他想到一件事,然後對李去病說道“十二,儒家講的是敬,道家講的是靜,佛家講的是淨,都是有用的。”
在劉先生正要轉身之時,李去病作揖行禮,劉先生作揖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