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大米,其他人想從中分一羹,難。
似有些為難,和參對其勸道。
“雲大人,這糧食,雖然看上去利潤大,但就這麼一大塊餅,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想賺錢,不易也,你這弟子,若經商,我建議他選擇其他賺錢的門道。”
卻不想,這雲木,就是一根筋,選擇要糧食,就是要糧食。
“和大人,我這弟子,第一次經商,不知其中水深,家裡有錢,就想試水,你給個機會,這樣,今年又要豐收一波,如此,你把以往的陳糧,賣給他就行。”
這南國連續很多年,大豐收,各糧商都堆著不少陳米賣不出去,就這官家的糧食,也存儲不少,不久前,就這糧官也在說此事,都找他想辦法。
這糧食掉價,不心疼,賣出去,少賺點,也無礙,但這陳米爛在倉庫之中,就是把白花花的銀子往外扔。
就在他焦頭爛額,不知怎麼處理時,太傅居然給他送來一頭等他們宰殺的肥豬,自然一百個願意。
如此,陳米處理掉,還能套到消息,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但做戲,要全套,和參不僅沒有一絲高興的樣子,還一臉肉痛,很是為難的答應此事。
似怕雲木反悔,不讓弟子前來收購糧食,他趕忙與其簽下字據,還蓋上自己隨身帶的私人印鑒。
待此事解決,雲木這才緩緩告知,關於暴君暴斃駕崩之種種疑點。
暴君暴斃駕崩,事發突然,很多人都還沒有回過味來,是怎麼回事,但宮內,已經引起連鎖反應。
疑點一
暴君死因,還未證實,便有人按捺不住,以太醫,醫治無能,直接血洗太醫院。
疑點二
暴君剛死,這養心殿的奴才,全部以陪葬之名,賜死,唯有禦前大總管,僥幸逃脫。
疑點三
暴君剛死,便有傳言,暴君留有遺詔一說,但對此,否管三朝元老,還是高官,都不知。
最終,朝堂之上,出現兩個派係,一派支持大皇子登基,一派支持尋找遺詔。
但奇就奇怪在這一點,這遺詔空穴來風,也就罷,若真有人暗中設計,此刻遺詔,應該亮相才對。
卻不想,遺詔派不僅沒有找到遺詔,連遺詔的影子,都沒有看見,如此,不了了之。
而大皇子派,則按照祖訓,在未立太子和指定下一任君主時,就得長子繼位。
而大皇子本人優秀不提,仁愛之名,不假,背景乃京城四大家族之一,此人繼位,得到大多數人擁護。
這一步步,單獨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連在一起,就有些耐人尋味。
好似早就被設計好的一樣,一環扣一環,毀屍滅跡,毀掉證據,然後得大統名正言順繼位。
甚至,暗中,已經有流言蜚語傳開,大皇子弑父奪位,像一陣微風,短短時間,拂過整個京城,連那七歲乞兒,也知此事。
若如暴君真就這麼死了,或許沒有人會繼續追查下去,得不償失,朝臣此刻都在想怎麼討好新皇穩固自己地位和權利。
但這暴君突然死而複生,卻著實打得眾人措手不及,讓一群握著好牌的人,全部作廢。
就在眾人以為暴君會徹查此事,血洗朝堂之事,奇怪的事情發生。
暴君不僅不追查此事,見過三位皇子之後,便隻是不痛不癢輕罰大皇子。
隨後便以大病初愈,需要靜心修養為由,閉關養心殿,任何人不見。
這暴君葫蘆裡買的什麼藥,沒有人知道,但越是如此,人心惶惶,特彆是那些早日站隊,支持皇子繼位之朝臣。
但大家猜測,此事不會就此作罷,他們覺得,暴君這是悶聲搞事情,頓時,人人自危。
也因為此,隻要從中有嫌疑之人,都開始收集證據,證明自己清白。
雲木作為太傅,也不例外,因為此事巧合,涉及到他小女婿和他,為了護家人周全,不被殃及受到牽連,他沒法,毅然選擇站出來,蹚此渾水。
這第一,自然是先試探聖意,才能走下一步棋。
於是,便有了和參和雲木醉酒養心殿一事,與其說,是暴君套他們話,還不說,是他在試探暴君對此事的態度。
果不其然,從暴君趁著他酒醉,詢問他病重之事,他便知,這是在秘密調查,關於暴君意外暴斃之事。
為防止喝醉的他,胡言亂語,說出不該說的,他以洗眼睛為由,將腦袋放入清水之中,以此醒酒。
隨後,更是配合暴君演戲,裝醉,幫其敲詐和參等一係列舉動。
甚至,趁和參大張旗鼓在宮內搞事情的時候,他在背後,做了一下推手,送了人進去。
然後,又以一副好人心腸,苦口婆心勸其不要鬨事,否則,小心腦袋。
畢竟,丟臉,是小事,討好陛下,是正事。
如此,從那日之後,他便拉著和參天天往養心殿跑,美曰其名,以政務之名,親近皇上,拉進關係,留個好印象。
但也因此,給人造成一種,太傅和丞相受陛下重用的錯覺。
甚至,有人猜測,這三人聚在一起,是不是有什麼陰謀,準備乾一票大事。
也就是這時,終於讓他逮著機會。
暴君居然明確,有讓位於二皇子的意思,無意撞破此事的雲木,有了計策。
他將這個消息,不動聲色的傳了出去,以此為誘餌,引蛇出洞,但未說明,二皇子拒絕繼位之事。
如此,便引來小德子偷遺詔,三皇子救駕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