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陽平,自然是知道,為什麼有人找他?肯定是在當地的一些頂尖儒學士子,知曉自己來了,所以想過來探討一番。
“行啊,請他們進來吧,準備好桌椅和凳子,地方就在此吧!”歐陽陽平,看到還有一摞子奏折,內心哀嚎不止,自己的父親每天到底是怎麼過來的。
在這裡,讓他們保持一段距離,也不會泄露國家大事。
兩位大儒,一位年輕學士,進到屋子裡,看到歐陽陽平正在批改奏折,頓時惶恐不已。
“拜見,歐陽師傅!”他們年紀一大把,稱之為師傅。
歐陽陽平即便是年紀再小,也擋不住次數多,自然也就習慣了。
不過他們怎麼知道,自己來了?
“三位請坐,不知道三位,怎麼知道我來此了?”歐陽陽平也是覺得奇怪,知道陳燁在這裡住,能理解,為什麼猜到自己來到中山國?
“怡春院的宮從寒除了一道題,上麵有您的字跡,而且這天下除了王爺和您,可以出這樣的題目,其他人即便是出來了,也回答不上。”
說完之後,歐陽陽平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怪不得他們知道了字跡的消息。
“哦,你們可是有什麼疑問要我回答?”歐陽陽平的話,讓一旁的年輕人,稍微有些沉不住氣。
在自己眼前的人,幾乎是跟自己年紀還小上幾歲,怎麼可能年紀輕輕博覽群書,在儒學上麵已經頗有建樹。
一定是陳燁,為了宣傳他自己的孩子,捧起來的。
“小生在儒學上有問題,我們常問道,君子,小人,我們是否要勵誌要成為君子的人?”大家一致都覺得學習儒家就是培養君子,可是為什麼培養出來,確實是有不少小人呢?
“不,培養我們應該是仁義禮智信,全麵發展。我們不僅僅要學習,更要實踐。例如我們的身邊有的也是自稱為讀書人,可是內心狹隘,不去實踐,君子遠庖廚,並不是說我們不下廚房,而是我們做我們應該心懷善意,尊重我們未知的。”歐陽陽平說出自己不一樣的想法。
這點歐陽
陽平的記載跟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跟儒家很多世子的觀點是相反的。
看到眼前三位正在思考,歐陽陽平隻能繼續埋頭批改奏折。
等到他們都笑話的差不多了,再給歐陽陽平提問下一個問題。
“都在說知行合一,何謂知行合一?”雖然陳燁和歐陽先生都在發展韓,怎麼說,可是沒有概括性的去講。
“第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第二,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說完之後,就留給他們去思考了。
提出問題的時候,聽到歐陽陽平,回答的行雲流水。
這才開始正視眼前的年輕人,果然不是一般人,心服口服。
而且舉一反三,自己在學術上麵的問題,遲遲得不到答案的地方,直接被歐陽陽平,一一鋪開。
係統的去講出去,毫不避諱的去講述遇到的問題和疑惑。
而且一邊講,一邊利用生動的例子去講。
“好了,你們還有什麼疑惑,或者是什麼問題沒有?”歐陽陽平不知不覺,已經給他們講了一下午。
三位起身答謝,提出一個要求“我們三個,能否當做您的學生?”
歐陽陽平沒有想到竟然有人提出這個要求,從來都沒有人給自己講過。
不是不講,而是很多人羞愧難當,自覺不配稱為歐陽陽平的徒弟,沒有想到今天有人提出和這個要求。
麵對這個要求,歐陽陽平需要跟自己的父親好好商量一下,畢竟這不是兒戲。
“我需要思考一下,這個事情比較大,而且你對於你們三個還沒有考核,我需要斟酌一番。”歐陽陽平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個人也是知道,今天太唐突了,自己什麼都沒有帶,就來了,確實是不對。
“那好,是我等唐突了,過幾日再來拜訪。”歐陽陽平,親自送他們出門。
等到他們前腳離開之後,就聽到也有人叫自己。
“歐陽公子,歐陽公子!”在這裡認識自己的人不多吧。
轉過身來,看到幾個人抬著紅轎子,哦,原來是怡春院的丫鬟。
走在嬌子的前頭,大聲喊著歐陽陽平。
對於轎子裡人,歐陽陽平心理也猜測個差不多了。
“你怎麼來了?知道問題的答案了嗎?”歐陽陽平想問問她們到底計算出來答案沒有。
自己年紀輕輕可不想馬上都娶老婆,雖然自己的父親在整個時候,都已經結婚了。
是自己確實是沒咋往這方麵去想,現在還是依照學業為重。
“回答出來了!最近距離平均約為363萬千米,最遠距離平均約為405萬千米。怎麼樣,我們是不是答對了?”丫鬟有些得意。
歐陽陽平沒有想到人家竟然會答對,奇跡啊。
“那你們給我說說計算的過程,隻要給我說出來了,我就算你們答對了!”麵對歐陽陽平的繼續追問。
丫鬟隻是支支吾吾,不說話,歐陽陽平其實心裡知道,他們要麼是瞎猜的,要麼是有高人在背後指點,但是絕對不知道,具體計算的過程。
“說吧,能答出來這道題的人不多,到底是誰告訴你們答案的?或者是哪個人才,可以告知我一下,我一定將他請到家裡做客。”歐陽陽平就要看看究竟是誰,這麼睿智,可以知曉答案。
對天文能懂,還能計算出來的,絕對是一個天才,要麼就是自己身邊認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