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儘劍未央!
二十三
太學院府書室堂,太傅楊洋歲數近百,應該是無欲無求度過餘年,可是聽聞無名與肖恩相見,令他重新想探尋那段塵封記憶的真相。
“那是段劍士的黃金歲月,他們揚名於北漢,忠於北漢,為北漢王朝立下赫赫功績,曾擊潰東洋武士,立斬西域蓬羅赫薩……”
“自此,鄰國都效仿北漢先帝拜劍,延國封有十二位玉劍師,以趙家辰龍玉珮為首席玉劍師,範家子鼠玉珮為尾席玉劍師,代代相承,效力朝廷。”
十二玉劍師對無名而言是陌生詞彙,可是範辰劍配子鼠玉是確切事情,同樣範家在延國邯鄲甚有勢力與威望,於是問道:“其他玉劍師呢?”
“我不記得了。”
“兩國各有劍豪劍師乃天下之絕,兩方亦有過一次華山比劍,那時候我榮幸坐在台觀望,其精彩絕倫對拚是多麼的難忘,比劍兩日,不分輸贏,若是換我來評,我認為北漢劍法優於延國,而延國劍意優於北漢。”
楊洋提起劍,無名立刻精神百倍,興致勃勃,匆忙問道:“何為劍意?”
“我不記得了。”
每當無名追問,楊洋總是回覆不記得,無名心念道明明自己用劍意對比,卻不記得,甚是忽悠。
“萬物皆從無化有,有化無,衰升盛,盛落衰,此乃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北漢的劍登上頂峰,同樣一夜毀滅。”
繁華落儘的感悟令楊洋甚是憐惜,繼續說道:“因為先帝重病不起,朝廷混亂,勢力分化,劍豪劍客便成為爭奪棋子,利益糾葛讓他們由團結與忠誠走向叛變,於是發生相互殘殺的事件,稱為虎門劍亂!”
“虎門,那是洛陽的虎門關口嗎?”
“我不記得了。”
無名追問無結果,斷定這楊洋是故意不記得,同時他也想起城外的醉漢,似乎醉漢與虎門劍亂有關係。
“虎門劍亂是北漢劍者的終點,那夜失敗者被朝廷定義為叛軍,而倖存者則有劍豪蕭源,名劍客蕭炎、肖恩、霄敬騰,聽聞還有人逃走了。”
“誰?”
“我不記得了。”
“你這老頭是故意不說吧。”
“你……”
無名毫無禮儀,更不分身份及輩分,讓楊洋氣得咳嗽,無名甚感慚愧,又好意幫他撫背,讓他消消氣。
“其實虎門劍亂還另藏著真相,平息叛亂僅僅是朝廷為自己與勝者編造的借口,如今北漢名劍客蕭炎命數隕落,知曉真相的人又少了。”
“剩下的人都不願意說出真相嗎?”
“我不記得了。”
楊洋每次不記得時,嘴角都露出笑意,讓無名拍著額頭,甚是懊惱與無奈。
“自從劍亂,蕭源卸掉劍豪名譽,將奇劍酷劍傳於蕭炎,自己則消聲隱退,而蕭炎亡,酷劍流落延國,實在遺憾。”
“那其他奇劍與名劍呢?”
“我不記得了。”
關鍵時候潑冷水,這個楊洋令無名徹底崩潰,沮喪的低頭沉默,不敢再追問。
“虎門劍亂不久,先帝駕崩,呂氏專政,呂太後將關於劍豪劍客的書籍燒毀,試圖讓北漢抹去這段歷史,也禁止眾人提及劍亂事件,違令者斬首。”
“怪不得我看北漢劍史時,先帝那部分是空白的,這肯定有隱藏著真相。”
“是,我若能在臨死前真相,便畢生無憾,若可以,我還想標註本書,將八大奇劍與二十名劍記載留於後世。”
“太傅,你幾歲了?”
“九十九歲。”
“那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