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淩雪!
師父拿著手機看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放手,二十多年沒有回的家,就在手機裡,指著一棵樹對鳳淩雪道“你倆看,你倆看,這就是我小時候種的那棵柿子樹,應該有一百多歲了。”
看看天色漸暗,鳳淩雪起身,“玥玥,你來給師父看視頻,我去做飯。”
晚上,師父幾年來,第一次吃到帶鹽的肉,喝到帶鹽的湯,心情好了很多。
鳳淩雪又拿出買來的點心,擺在火堆旁的石頭上,師父看到多年沒見過的點心,舍不得動手,上官玥看到這些以前看不上眼的點心,吞了幾口口水。
師父拿起一塊餅乾,掰成三份,第一份給了上官玥,上官玥臉上笑開了花,一下丟到嘴裡,“好吃,謝謝師父。”
看著上官玥的笑臉,師父臉上也露出開心的笑容,那樣子比自己吃還要開心,又遞了一塊給鳳淩雪,鳳淩雪拿在手裡,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鳳淩雪吃了一點點,“師父,很好吃,你嘗嘗,喜歡吃,過幾天,我再下山去買。”
看到兩人吃得很開心,師父把剩下的分成了兩半,一點一點的品嘗,那種感覺,讓鳳淩雪想到了三個字,“儀式感!”
當陽光驅散山裡的霧氣,灑向穀底時,師父帶著鳳淩雪和上官玥,站在懸崖下。
上官玥問道“師父,這就是你說的許家村麼?”這與她理解中的村子完全不一樣,看不到一間房子,也看不到人類生活的痕跡。
師父看向懸崖,指著最高的一個洞,“那個洞是我們許氏宗祠,供奉著我們許氏曆代先祖,當年全村搬遷,那個洞裡的東西都沒動,大家約好,每年清明節,到宗祠祭奠先祖。剛開始幾年,還有些村民回來祭祖,慢慢的,回來的人越來越少,十幾年後,就沒人回來了。”
上官玥指著一排排山洞問道“師父,許家村的人,不會住在那些山洞裡吧?”
師父點點頭,“你說得沒錯,搬走之前,每個洞裡住著一家人,全村四十多戶,兩百多人,都是許氏後人。”
鳳淩雪覺得最高那個山洞有五十多米高,不禁想起父母當年躲避追捕時藏身的那個龍眼,也有很多山洞,爸爸和媽媽在那裡還發現了《許國疫方》,兩個地方有些相似,會不會是同一個種族的人。
看到師父沉浸在往日的美好回憶中,滔滔不絕,越講越有勁,好像找到了知己,不把心裡的事講出來,就不踏實。
“師父,許氏先輩為什麼住到大山裡呢?”
師父盯著那些山洞,停了好一會才回答,“祖上傳下來的說法,有兩種,一是躲避戰爭,二是躲避瘟疫,具體什麼情況,說不明白。走,我帶你倆到最高的山洞去看看。”
“師父,那個山洞好高,怎麼上去呀?”上官玥明顯對這樣的許家村沒興趣。
“有路,你倆跟我來,小雪,扶好玥玥,她還沒完全好。”師父回過頭,看向鳳淩雪。
“師父,我來扶你吧,你看玥玥壯得像頭牛,不用扶。”鳳淩雪笑著說。
“師父,我這還沒全好,讓淩雪扶你上去吧,我就在下麵等你們。”上官玥本就沒興趣,這會剛好找個理由,不用爬那麼高。
師父把眼睛一瞪,“必須上去,作為許氏的傳人,不去拜祖宗,成什麼樣子。”
鳳淩雪趕緊給上官玥遞了個眼色,那意思是,不要惹師父生氣,上官玥很會來事,笑著說,“師父,開玩笑的,我來扶您。”
師父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石壁上有人工開鑿的台階,最下麵的部分可以供三人並行,在不同的高度,分開一條條小路,通到一個個洞口,這條路就像平地上,村子裡進出的主乾路,再通過不同的岔路,到達每一家。
鳳淩雪扶著師父,慢慢往上走,越往上走,台階越窄,四十多米後,台階的寬度僅容一人通行。
最高的那個洞口不大,裡麵黑乎乎,鳳淩雪把兩個火把點燃,一個遞給師父,一個自己拿著。
洞內的石壁上,高高低低,擺放著不計其數,許氏先人的牌位,中間有個石墩子,桌麵上有一個很大的石香爐,石墩子兩側方各立有一根大石柱。
師父把手裡的火把插到石柱上的一個石洞裡,指了指另一個石柱,“那根柱子上,也可以插火把。”
鳳淩雪按師父的樣子,把火把插進另一根柱子,把帶來的香燭紙錢等物品,放到石桌上。
師父拿起一對蠟燭點燃,插進香爐兩側,又抽出三根香點燃,自言自語道“許氏先祖莫怪,隻因要救治兩名弟子,今年清明沒來上香,現兩名弟子已基本痊愈,特帶兩名弟子,與列祖列宗見麵。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兩人,傳承許氏功法和醫術,造福蒼生。”
說完,師父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行了三拜九叩之禮。
師父拜完後,站到一邊,嚴肅道“小雪,你是師姐,你先來。”
鳳淩雪沒有猶豫,學著師父,有模有樣的走了一遍流程,接著是上官玥也走了一遍流程。
看著兩人行完大禮,師父很高興,“從今天開始,你倆就是許氏的真正傳人了,記住,你們將來生的第一個孩子,必須姓許。”
鳳淩雪和上官玥相互看看,這是師父第二次說,看來年紀大的人喜歡囉嗦,兩人同時回答,“是。”
師父很激動,“成為許氏傳人,就得繼承許氏的遺物。”
兩人心生好奇,成為許氏傳人後,除了學氣功、針灸、醫術外,還有遺物,遺物是個什麼寶貝。
師父又接著說“洞裡藏有兩把神劍和兩套神針,是很多年前,許氏祖上一位高人,遊曆天下,無意中得到的寶物,死前將它封藏於洞內,留下遺言,將來碰到有緣的許氏弟子,可得之。”
“師父,神劍和神針,你見過沒?”上官玥好奇地問。
師父搖搖頭,“自那高人封存後,再也沒人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