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程海體格、無球跑位、速度等等這些技能都是滿值,但對方拚著戰術犯規,還是有可能把他攔下來的。
但如果有了隊友的插上接應,那就有可能多一個出球的地方,程海再無球跑位,那進攻的可能性和威脅自然就又增大了許多。
當然,這對決賽首發球員的體能考驗是非常大的。
但沒辦法,不這樣做,不增加華國隊進攻的成功率,華國隊麵對澳大利亞,真的可能會輸。
當然,更重要的訓練是傳球。
要讓每個人都幾天功夫練到哈維、伊涅斯塔那樣,是不可能的。彆說幾天了,國足球員一輩子都練不出來。
因此,高洪波要求國足隊員拿球後,儘量不要傳地麵直塞,因為那個對技術的要求實在太高了,路線稍微偏一點、力量稍微大點或小點,就有可能被對手半路節奏。
相對來說,大腳往前開,避開對手所有防守力量的幾率更大一些。
當然,開大腳也要看準方向開,不能開出邊界去、讓程海追都追不上。
這幾天華國隊主要訓練的就是這個東西。
隻要拿球後往前開,方向不偏得太厲害的話,以程海的無球跑位、速度、搶點、體格、平衡性、停球技術、彈跳、頭球技術等等,有非常大的概率能搶到第一點,將球控製住,或者直接頭球擺渡給隊友。
這也正是需要國足隊員積極插上助攻的原因,就是讓程海在無法用腳停球的情況下,頭球擺渡時有隊友接應。
隻要反擊時有隊友接應,程海在無球狀態下就可以輕易用他的跑位和速度甩開防守者,跑出空檔,再接到隊友傳球就能比較容易的形成進攻機會了。
當然,進攻時最多隻能前腰和兩個邊前衛參與上去,後腰和後衛線是絕對不能動的,嚴防澳大利亞反過來打華國隊的反擊。
密集防守要進行到底。
當然,在決賽之前,雙方主教練、球員都接受了部分記者采訪,然後趁機打起口水仗。
華國隊表示他們有程海,足以攻破澳大利亞的球門。
澳大利亞則表示尊重程海的實力和取得的成績,但澳大利亞整體實力更強,他們會用更多的進球數擊敗華國隊。
好在,華國足球與澳大利亞足球的恩怨沒有與韓國的那麼多,雙方更多的是在表達自己的信心,互相攻擊得不多。即使有,用詞也比較委婉。
但毫無疑問,麵上委婉並不能代表任何問題。
作為亞洲足球的最高榮譽,既然進入了決賽,那誰都不可能退縮的,必定要爭一個你死我活才行。
很快,時間來到1月28日,韓國和日本先進行了三四名的爭奪。可能是在半決賽被澳大利亞打懵了,這場季軍賽日本隊發揮也不好,被韓國隊31擊敗。
韓國隊獲得了本屆亞洲杯的第三名,日本隊第四名。
接下來,第二天,就是萬眾矚目的決賽了。
比賽日,哈利發國際體育場賽前先進行了亞洲杯閉幕式表演,然後才開始比賽。
此時,現場激動的兩國球迷及中立的卡塔爾球迷且不說,在華國國內,很多球迷都呼朋喚友的準備好看這場亞洲足球的巔峰對決了。
即使很多平時少看球,或者之前小組賽、淘汰賽沒有看球,甚至對足球毫無興趣的人,都被朋友拉著一起看球。
雖然半決賽看起來澳大利亞氣勢洶洶的樣子,華國隊有點不妙,但無論如何,足球不是誰必勝的比賽。
哪怕幾率再低,華國隊也是有可能擊敗澳大利亞奪冠的!
如果華國隊真的擊敗澳大利亞奪得亞洲杯冠軍、創造華國足球曆史,那沒有看直播的話,會非常遺憾。
因此,這場亞洲杯決賽在國內的收視率雖然比不上2004年華國自己主辦的亞洲杯決賽,但也絕對不低。
這是由程海率領的國足在之前的出色表現引來的關注。
一旦奪冠,創造曆史,造成的影響恐怕會比當年世界杯出線更加轟動。
入場儀式、挑邊、互換隊旗、合影等等,一切準備就緒後,比賽即將開始。
當地時間2011年1月29日下午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2011年卡塔爾亞洲杯的終極比賽——華國隊vs澳大利亞的決賽在哈利法國際體育場正式開始。
這場決賽,澳大利亞采用了跟韓國隊一樣的戰術,就是壓上狂攻。
唯一的變化是,前場一旦丟球,澳大利亞後防球員就會立即後撤,儘量不給程海反越位造成單刀的機會。
他們可不想像韓國隊那樣,被程海打反越位單刀球。
本身程海的速度就已經夠快了,一旦讓程海反越位成功,那想要再追上去,就難了。
所以,澳大利亞一旦前場丟球,後防線就回撤得非常快,不給程海反越位的機會。
當然,這樣的做法會讓球員們的體能消耗相當快,隻看哪一方先建立起優勢,然後就可以穩坐釣魚台、降低體能消耗了。
進入半決賽後,澳大利亞確實打出了狀態。
半決賽40的大勝,更是給了澳大利亞球員們充足的信心和狀態。
比賽開始後,澳大利亞就全線壓上,隻留了兩個中後衛和一個邊後衛在自己的半場防備程海反擊。
然後,其他人都參與了進攻。
即使這三個人,有時候也會偶爾前插一下,作為球隊攻防轉換的中轉站。
澳大利亞的整體實力確實比華國隊強,現在又信心十足、狀態上佳,打出的進攻就比韓國隊顯得更加犀利、威脅巨大。
開場僅僅四分鐘,澳大利亞就將球送到了大禁區前沿,由前鋒卡希爾完成了一腳大禁區線上的射門。
雖然皮球最後沒進,但也隻是稍稍偏出了立柱,角度不好的人還會以為這球進了,讓華國球員和球迷們嚇了一跳。
可以說,澳大利亞的這次進攻是讓華國隊上下嚇了一跳的,在之後的防守裡就顯得更加果斷了。
雖然澳大利亞球員們的技術和傳切配合都不錯,整體實力應該比華國隊強。
但是,麵對華國隊收縮到極致的密集防守陣型,禁區根本進不去,澳大利亞毫無辦法,隻能加強禁區外的遠射。
然而,禁區外的遠射無論是力量、速度,還是射門精度等等,都無法控製,想要進球就更加難了。
除了穩固防守外,華國隊也並沒有忘記反擊。
以澳大利亞的整體實力和狀態,攻破華國隊的球門看起來隻是時間問題。
因此,華國隊必須要反擊,必須要進球,在進球數上壓倒澳大利亞。
這個任務,自然是交給程海了。
經過了兩次傳球不到位的反擊後,第6分鐘,澳大利亞的前場傳球被經驗豐富的鄭智突然前插截走,然後踢給了附近的邊前衛曲波。
曲波向前看了一眼後,一個大腳將球踢向了前場。
在看到鄭智將球截下來、傳給曲波的一瞬間,程海就立即向澳大利亞的禁區衝了過去。
他要嘗試反越位,然後看隊友的傳球。
然而,澳大利亞對此早有準備。就在前場丟了球的一刹那,其中一名距離程海更近的後衛邊退邊卡位,防止程海將速度飆起來,另一名後衛則立即回防到禁區裡。
他們根本沒給程海反越位的機會。
不過,形不成單刀,也可以直接拚搶嘛。畢竟,程海也不是一個人,於海和鄧卓翔都衝上來接應程海了。
在前場左翼,程海憑借他更加出色的無球跑位和速度、搶點能力,占據了皮球的第一落點,然後以他的體格和平衡性將澳大利亞的球員卡在了身後。
隻要等空中的皮球落下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