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運走銀子的又是些什麼人?銀子又被運到哪裡去了?要這多銀子做什麼用?這背後有沒有什麼其它不為人知的目的?
還有可疑的地方:沈時安又是被誰殺死的,是發現了魯智忠的秘密,被滅了口?還是說被另外的兩夥人給殺了?
柳玉一想又不對,如果,河南真的有三方勢力,那就不應該去殺沈時安?
因為三足鼎力剛好平衡了地方勢力,沈時安作為外來者,和他們並沒有相衝突的地方。
他隻是代表朝廷來賑災的,等災情結束後他就會離開,根本用不著節外生枝。
除非澀及到了其中一方的利益?
或者,其中一方勢力想要吞並另一方,便先和其中一方聯手,先把較強的一方給除掉?
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朝沈時安下手?然後嫁禍給另外一方?
朝廷派來賑災的錢糧官被殺,到時京城一定會再派人來查,嫁禍的一方自然會把證據都指向對方。
又或者,對方想要挑起爭端,趁亂起義也不是不可能。
天下剛定,許多人並不服從滿人統治的命令,殺掉朝廷派來的人打皇家的臉,到時再煽動災民趁機反了朝廷?
災民們根本不會官誰當皇帝,隻要能給他飯吃,誰就是皇帝。如果真是這種情況?恐怕殺沈大人隻是一個開始?
想到這,柳玉心裡有些不安定了。如果真是她預想的那樣,那留在府城的那些侍衛恐都有危險?
她要趕快將災民的事安頓好,儘快趕回府城將賑災銀找回。不能讓這些人的陰謀得成,天下才剛安定,百姓們再不能吃打仗的苦。
不過,柳玉又奇怪李恒耀不是在府城巡府的府裡當下人嗎?怎麼又跑到嶺北來了?
於是,問李恒耀:“那你又是怎麼到嶺北來的?”
說到這事,李恒耀靠近柳玉悄聲說道:“我到嶺北這邊是因為聽說:有人想要在嶺北這邊鬨事,想要對大人不利。所以,才會帶著鐵頭趕過來的。”
“對我不利?是誰?又或者是哪方的勢力?”柳玉問道。
李恒耀搖搖頭說:“哪方人馬現在還不清楚,隻是聽說動靜不小,對方把河南一半的人馬全都調動起來,快速往嶺北轉移。
想來再過不久,恐怕就會出亂子。大人還是趁早做好準備。”
對自己不利?不對,是對自己的身份不利。對欽差不利,範津文有危險。
柳玉連忙起身對李恒耀說:“我先走了,你快帶著鐵頭離開嶺北,將他保護好。
另外,去光州城外找當地駐軍統領,讓他帶兵來嶺北鎮壓,就說:有反清複明的造反。”
“喳!”
柳玉匆匆留下幾句話,便拿著劍離開小院,往城外災民聚集的地方趕去。
到了城外一看。果然,今日的災民比他第一次來時要多的多。
柳玉悄悄來到範津文所在的帳篷,發現範津文,光州同知,嶺北縣令,還有他帶來的侍衛都在帳篷裡。
見到柳玉走進來,所有人都起身行禮。柳玉揮手阻止,然後對他們說:“彆講這虛禮。
武縣令你趕緊讓人疏導災民,讓他們分散開,不要集在一起。如果有人不服從,挑事的直接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