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兮流年!
郢都一品軍侯、兵部尚書旦府,深處一個小祠堂。
旦平跪在一眾靈牌前,閉目噤聲。
子旦保範的嬌妻明珠郡主姬子衿生產時日漸近,他來此求祖宗庇佑。
不知過了多久,他緩緩睜開眼,看著最上層,那僅有的一個無字排位。
這個牌位,隻有他自己心裡清楚,是為前朝楊寬楊太師所設。
回想往事種種,默然泣下。
那個讓我無比敬仰的人,是我親手殺了他啊。
不知他在陰間是否安好,是否能原諒自己?
旦平腦海中不斷出現那最後的一幕,當自己用槍刺入對方心口時,那個慢慢倒下的身影,隻有一瞬間的驚異,隨之是那般和藹的笑容。
“小子,好好活下去。”
這便是他的臨終遺言了。
我寧肯他罵我不忠不孝,寧肯他罵我忘恩負義啊!
結果,偏偏是這樣。
旦平淚如雨下。
這些年他身任兩部尚書,無不戰戰兢兢,生怕出了一點岔子,愧對百姓,很大程度是因為內心對楊太師無比的歉疚。
奈何君命難為!
他仰頭長歎。
楊太師,無愧於千古一相啊。
旦平回想起此前那個笑容溫煦的長輩,告訴自己“小子,今後可不得為子女所困哪。嗬嗬,看你樣子還不太明白。這世間人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誰又真正是為子女著想,大多是將自己的失意失敗,強加在子女身上罷了。這個我和師兄創辦‘至明學府’時也沒有想明白,後來才知道,真正的教育是要將不好的教成好的。如果隻收好的孩子,那還要教育作甚,不是自欺欺人嗎?這人啊,依我看活了一世,無非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小子,今後好自為之哦。”
現在旦平馬上要做爺爺了,才終於想明白楊太師所說的意思。是啊,這世間人誰不被子女困?生得子女好,便得意無比,子女不好,便懊惱痛恨,像那趙忠的女婿,大平縣縣令嵇儈不就是如此,生怕兒子嵇淡讓自己蒙羞,哪裡有半分為父之道?還有那峨眉郡守陳時雨不也是如此?
唉,這世間人,有幾人能明白,其實子女的問題無非都是自身的問題?
門吱呀一聲開了。
旦保範默默走到他身後站立“父親?”
旦平擦去臉上的淚水,並未回頭,咧嘴微笑“範兒,你來了。最近和韓泉有聯係嗎?”
旦保範被突如其來的一問問得有點懵,“唔,前些時日和韓兄來往了一封書信,父親為何這麼問?”
旦平歎了口氣,“為父今日要告訴你一件事。你可還記得上次我跟你說過,韓泉是前朝楊貴妃的小兒子?楊貴妃後來是自尋短見不假,但是起因卻是在楊太師。”
“楊太師?他不是戰死沙場嗎?”
旦平輕輕搖頭,“不,範兒。他是為父親手所殺,是先皇的授意。”
旦保範如遭雷擊,張大嘴怔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