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人說著話的時候,也是在東宮自己想著,父皇、母後最終會是個什麼樣的態度。
她以為,同意肯定是不可能同意的了。
畢竟,這是原則問題。
尤其是她的解悶一說,基本上就等於不可能了。
不過,她這麼說,也並非是一定要取得這樣的最終目標。
熟悉她的人都應該知道。
她從來都是很好說話的人。
而且
必定有自己的第二套目標。
這不,當皇帝跟皇後第二天,也就是在第三天中午,必須得隔一天,讓夭夭知道害怕後,他們再來,這樣才能止住夭夭的想法時,夭夭還被綾羅給綁著呢,便大聲道“父皇、母後,萬事都可以商量”
然後便聽到皇帝道“終於都知道怕了”
夭夭便道“我不領府兵,父皇準許我自己募兵也行。”
皇帝“募兵,什麼募兵”
夭夭“就是我自己花錢招募私兵。”
皇帝“私自招募私兵,更是重罪”
夭夭“可是我總不能當個光杆將領,一個人上戰場吧”
皇帝“夭夭你為何非要上戰場”
說完,氣氛也是沉寂了下來。
夭夭也在想,為何。
良久
她這才回道“為什麼男的就可以上戰場,為什麼女的就不可以我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女的,一樣可以。”
必須得要跟父皇認真了。
她露出了認真的表情。
夭夭“要不這樣父皇你可以專門給兒臣找一位老師,讓他教我,如果不能出師,那兒臣就從此斷了念想。以後絕對不再對此多說半個字”
皇後發現,夭夭也太會跟人講條件了。
而皇帝,自然也是笑了,“那好,那就由朕來當你的老師”
他話音還沒有說完,夭夭便打斷他道“父皇你還是算了,如此有失公平,萬一兒臣能出師,你都非要說兒臣還不行,必須要是一個與此事無關的,而且本事必須是當世最好的。”
夭夭這麼一說
皇帝的腦海中,一個合適的人選立刻就出現了。
不是衛國公還有誰。
如今,衛國公的身體也不大好,向他請求辭去宰相的職位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一副想要罷官從此不理官場的意思,其實皇帝也很明白,他從此不理官場,反而對北辰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對方實在是打過太多的勝仗,而且,在軍中的聲望實在是太高了。
所以,每次,他都對他所取得的功績很是猜忌,為此,自從攻滅吐穀渾以後,他就不再讓他在外領兵打仗。
而對方,顯然也很識趣,知道他作為皇帝,需要的是什麼。
但說卻是這麼說,然而作為皇帝,他也是十分清楚,這衛國公卻真的是個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的王佐之才,無論是出於各種角度,他都希望對方能夠留在朝堂,畢竟,至少還有著壓製其他人的作用。
如今,考慮到衛國公經常就是跟他一副撂挑子、不想乾的樣子,再考慮到夭夭又說給她找一位老師。
皇帝此時想到的最佳人選,便隻有衛國公。
而且
他也不認為,以衛國公如今明哲保身的態度,會給一個太子妃說什麼好話。
於是
皇帝最後便也是道“好朕這就給你找一位老師,如若你在他門下出不了師,那以後就都對指揮打仗彆想再多說半個字”
皇後聽完,也是道“你還真的答應她了。”
皇帝拍拍皇後的手,笑了笑,讓她放心地道“放心,李牧這人,我清楚,他絕對不會因為對方是太子妃,就替對方說好話,若非是真的學到了真本事,夭夭一輩子都彆想出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