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啊,”張大郎點頭“喬老丈在時我曾去過,你要幾張桌椅”
想著鋪麵的大小,喬妹兒訂了四張長桌並十六把椅子,若是做堂食快餐的話,每桌四人也是儘夠的。
四桌十六椅也是筆不小的買賣,張大郎略算了價格,順道抹了零,便跟喬妹兒約好時間送上門。
人走後,張娘子不愈的看著弟弟“大哥莫不是看上了這喬娘子四桌十六椅才收了兩貫的銅錢,若人人都像你這般,一家子喝西北風算了”
她這個親姐姐且占不到多少便宜,旁的小娘子哪來的這麼大臉
張大郎不耐煩的皺了眉頭“前兒個你托人送信說是要回來,娘已備好了菜蔬,大姐這便家去吧,我這邊還要做家什。”
說完,人又重新坐了下來。
張娘子氣的狠了,跺了跺腳,出門便往娘家去。
再說另一頭,喬妹兒沿街又買了許多調料,甚至還拐進了香料鋪子和醫館,再加上自己上輩子自帶的無限辣椒金手指,總算是把將來可能用到的各色調料備齊了。
其實這裡的銅錢購買力還是很可以的,但無奈許多調料的價格昂貴,這麼一趟下來,又是去了半貫銅錢。
回家先是歇了半個多時辰,沒辦法,這身子還沒大好,再加上往日裡又不是個愛動彈的,這麼一趟下來,腿早已軟的再提不起勁兒。
待日頭上來,她便洗洗手開始準備著午食。
宋朝人民生活水平好,一日三餐的大有人在,隻大多數人中午隻用些朝食剩下來的做點心,很少會再次開火。
可對於喬妹兒來說,吃就是她唯一的執念,一頓不吃爽口就能叫她撓心撓肺的。
琢磨了一番,想著最近因為喝藥的清淡口味,忍不住拿出上午新買的上好五花肉,快速的洗去血水。
紅燒肉嘛,經曆後世的演變,做法多達三十多種,但是對於喬妹兒來說,她最喜那甜中帶辣的口感。
微甜可滿足,微辣可解膩,隻是稍微想想,口中便忍不住饞了。
整條的五花肉冷水入鍋,加入去腥三件套,水開的檔口,喬妹兒拿出裁好的細麻布,將配好的調料包好紮緊,放一邊備用。
待肉在鍋中定了型,快速的撈出過涼,仔細的切成了2左右的方塊後放於白瓷碗中。
動了動手腕,這算是她在大宋第一頓正經的飯食了,深吸一口氣,待鍋熱之後下油。
少許的菜籽油遇熱鍋後快速散發出獨有的氣息,略起了小泡後,又將切好的蔥薑蒜放入油中爆香,緊接著,白瓷碗中潔淨細膩的五花肉滾滑入鍋。
刺啦一聲,不過片刻的功夫,獨屬於肉類的香氣便從廚房飄了出去。
直至表皮微微變色,喬妹兒快速的撥小了灶間的火,又將煸好的五花肉放入先前的白瓷碗,暖白交印,更是引人垂涎。
就著方才的少許油,將先前備好的糖塊放入鍋中炒糖色,待顏色變深且氣泡漸小,再將一旁隨時待命的五花肉滾入鍋中。
喬妹兒深深的吸了口氣,腹中瞬間如鼓鳴,饑餓的感覺更加重了。
“娘,娘,肉”
同一時間,左邊的鄰居又開始打孩子了“饞哭鬼啊你再叫喚著要肉,我打不劈你的”
“哇”
喬妹兒“”
罪過罪過,隔壁家的小孩兒沒被饞哭,但是被打哭了。
她抽了抽嘴角,往鍋中加入最後的步驟,接著便躡手躡腳的攀在牆頭,琢磨著偷偷看一眼“這小孩兒若是被打的太狠,回頭好了給送兩三塊過去”
話沒說完,後腦勺瞬間一涼,待轉了頭,便發現自家右邊院牆上也冒出一個人頭。
許秋石淡定的點了點頭,手裡捏著一隻約莫兩個多月的小母雞“你家雞。”
喬妹兒“”
回頭看一眼自家那簡陋的雞窩,喬妹兒紅了臉,趕忙跳下去跑到另一邊,道“謝過許大夫。”
馬德,丟人
作者有話要說媽噠,我也想吃紅燒肉了。
以後喬妹兒的菜譜就取決於作者當天饞啥
買了書查了資料,宋朝民間,兄弟姐妹之間大抵是哥姐稱呼的。
男排行哥
女排行姐
長幼都一樣,不會因為是弟弟就稱呼大弟之類的。
當然,男子也有稱呼姐姐為女兄的,就是我感覺這麼用寫不順手。
關於物價,也是大致估摸,若是有明顯的bug,仙女們可以跟我說一說哈
小聲嗶嗶,可以不用太過考據嘛
紅燒肉做法度娘貢獻做法,略有刪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