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職場圖鑒!
陳默的工作終於定了下來,一家叫做秀美甲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崗位是商務bd,每天的工作內容之一是打電話,根據公司後台倒入的意向開店店主留下的電話信息,陳默會用公司給的電話給那些商家打電話,引導他們在秀美甲平台上完成店鋪的注冊,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引導商家從上麵走線上訂單,走了訂單,才算是完成了一個開店走單的閉環,他陳默才有的提成可以拿。
但並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可以引導開店,陳默打完電話發現,有的人隻是抱著試一試,玩一玩的想法才在秀美甲後台注冊,有的根本就沒有美甲店鋪,更不會完成資料的完善和真正的注冊,隻是好奇這是個什麼東西才完成簡單的注冊。有的店主雖說有自己的店鋪,但並不理會陳默說的還要往店鋪上傳美甲圖片,不斷上架訂單信息。真正配合陳默,按照陳默引導完成開店閉環的,隻是少數商家。
但陳默並不泄氣,一通電話下來,隻要有一個商家配合,他都覺得很滿足,他漸漸總結出了一個道理,隻有通過不斷打電話,不斷加店主的微信,不斷和店主聯係,才能甄選出那些優質商家,那些真正有意在平台上開店,真正配合自己引流線上交易的店主。
在職場上,有個二八定律,意思是說,你每天的工作有百分之八十是徒勞的,隻有百分之二十才能真正給你創作價值,陳默自然不知道這個道理,他隻知道,打電話也需要運氣,隻有電話打的足夠多,他才能有幸遇到那些真正想開店,能乖乖的配合自己完成注冊和引流的商家。
每天與蕭晨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在陳默最初來bj的日子,蕭晨成為了他職場的引路人和幫助者,但與蕭晨不同,陳默每天的工作更加賣力,更加主動和積極,一天要撥打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電話。在銷售工作裡有一項規則,把基數的量提高,才能在百分之幾中找到自己的意向客戶並甄選出優質客戶,陳默還不知道這個道理,也沒有人跟他講過這個道理,他隻是知道,隻有每天不斷的打電話,才能獲取到更多的客戶資源,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較比陳默的努力,蕭晨則不同,雖說兩個人的工位緊鄰,但蕭晨對這份工作並沒有陳默看的那麼重,他隻是每天吊兒郎當的打幾個電話,一天下來,陳默引導開店的商家有三四十個,而蕭晨隻有十幾個。但蕭晨並不著急,因為他比陳默乾的時間久,他手裡的核心客戶一大堆,單憑這些之前積累的客戶,他吃老本就可以吃很久。
陳默讀大學的時候聽說過,新人入職新公司,會有人專門給新人做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公司的價值觀,公司的業務流程,甚至是行業知識,但陳默都入職一個星期了,公司似乎也沒有要給自己做培訓的意思,除了上班第一天,蕭晨簡單地教了自己工作的流程外,更是沒有人教自己該怎麼去工作,好像大家覺得這份工作的內容是如此的簡單,並不需要刻意的搞一個新員工培訓。
倒是公司的同一個部門的其他幾個員工,雨辰,燕子,文靜,何山,看起來也都是工作的輕輕鬆鬆,都沒有陳默每天一幅繃緊神經埋頭苦乾的樣子。
工作算是稍作穩定了,陳默沒有忘記他來bj的第一個朋友高浩,更是渴望忙完了這段時間,能與高浩一起聊音樂,做音樂,他給高浩發了消息“我現在在三裡屯這邊上班呢,做互聯網。”
“我明天要去三裡屯開會,咱們剛好可以見一麵。”高浩正納悶,這陳默似乎消失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不知道他經曆了什麼。
“你什麼時候來,我就在三裡屯ho的d座,你要有空,我們可以見一麵。”
“下午,下午我開完會,去找你。”
“好的。”陳默期待下午與高浩的見麵。
第二天下午,高浩如期赴約,兩個人找了個咖啡館坐下,高浩點了兩杯咖啡,連忙問陳默“你現在做互聯網了?工作內容是做啥的?”
“互聯網美業啊,就是引導那些美甲店的商家在我們平台上開店,然後線上走訂單。”
“從你們平台上開店?你們再抽提成?”
“現在還不抽提成,商家還不夠多,等商家足夠多了,在平台上走的訂單量足夠多的時候,估計公司後期肯定會從中抽成。”陳默這是聽蕭晨說的。
高浩點了點頭“肯定是這樣的一個商業模式,要不然,你們怎麼贏利?不過,做美甲直接去美甲店裡做就好了,乾嘛還要經過你們平台上折騰一番?”
陳默被高浩的話問住了,沒有人告訴他,為什麼要在他們平台上過一道手,他自己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磊哥曾經說過一句話,倒是讓他覺得很實用“但是,從我們平台上走訂單便宜啊,我們有補助的,比如你去店裡做個美甲要花費100元,但是從我們訂單上下單,我們平台給顧客補助10元錢,商家還是收100元錢,但顧客卻隻花90元錢。”
“也就是,通過高額的補助來增加訂單量。”高浩若有所思“跟現在其他的互聯網模式一樣,前期燒錢,通過大量的補助來增加客戶的基數和粘度,一旦這個補助沒了,顧客是不是還從你們平台上下單,那就不知道了,現在的很多軟件都是通過這種模式來增加下載量和訂單量,比如打車的軟件滴滴,還有點外賣的軟件美團,餓了麼,大眾點評什麼的。”
“對,差不多是這個意思。”陳默點了點頭,他覺得高浩一個做音樂的,居然了解互聯網的知識比自己還多,說到滴滴,陳默並不了解這個軟件,更沒有用過這個軟件,他隻是聽彆人說幾塊錢就可以打車到十幾公裡的地方去,在陳默的印象裡,打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更何況,他每天上下班跟蕭晨坐地鐵就好,他不需要打車。
而至於那些點外賣的軟件,陳默更是沒有用過,樓下的麵館就可以吃飯,乾嘛非得要用個軟件點外賣呢?點完了外賣還要等,公司的其他同事,都要等半個多小時才可以吃到外賣員送來的飯,有那個功夫,自己早在樓下的麵館吃完了,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覺得點外賣肯定貴,你想想,人家給你送過來的東西,單憑這跑腿費,也肯定比你去店裡吃要貴。
乾著互聯網的行業,陳默卻並不懂互聯網,更是對那些打車,點外賣的軟件敬而遠之,雖說自己每天跟商家說,在秀美甲平台上開店會有補助,可他偏偏忘記了,如果自己打車,點外賣,也會有補助的,自己不熟悉或者內心本就排斥的東西,他自然會忘記那些許的紅利,也就會錯過本應該可以接觸到的一些最前沿的東西。
高浩一口一口的喝著咖啡,但陳默手中的咖啡卻紋絲不動,他不喜歡喝咖啡,覺得苦了吧唧的難以下咽,真搞不懂,這西方人傳過來的東西,居然還有高浩等這些人願意去喝,但畢竟咖啡點了,不喝就浪費了,陳默隻得要了好幾包糖,撕開糖包,拚命的往咖啡裡倒。
對於高浩,陳默總是懷有一種敬意和恭維,他寧肯花費自己在上麵打電話的時間來多陪高浩一會,兩個人又溜達著走出咖啡廳,卻意外的鑽進了旁邊的德雲社,在一層的拐角處,看到了郭德綱和於謙的照片,陳默開心,連忙招呼著高浩,兩個人與照片上的兩個人合了影,但卻並沒有勇氣再繼續往裡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