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職場圖鑒!
廣州英語教研會召開的很成功,在會上,蘇建坤當著全市一百多所學校的英語教研員做了發言與彙報,詳細介紹了批改網產品,廣州英語教研室的陳主任在會上也為批改網站台,列舉了批改網對於英語教學改革的種種好處,如今是信息化時代,教育教學借助信息化手段早已深入人心,陳主任態度明確,希望全市各學校的英語科組長能夠試用批改網。
蘇建坤給大家介紹“如果有老師想試用批改網,可以聯係我們的工作人員。”說著,他便將t裡陳默的微信二維碼展現給大家,台下的幾百名老師,紛紛掃碼。
那一天,陳默收到了幾百名老師的微信添加好友申請。
開完廣州的教研會,接下來的幾天,蘇建坤又帶著陳默見渠道商,廣州的楊總是當地很有實力的一家渠道商,人脈廣,關係硬,她又帶著蘇建坤認識了廣州的常總,一個河南人,如今是廣州河南商會的副會長,他手裡的各類政府資源,商務資源多的數不勝數,與此同時,楊總還將佛山的幾個渠道商介紹給蘇建坤和陳默認識,肇慶那邊有個渠道商,楊總也給了聯係方式,讓蘇建坤自己聯係。
在廣州整整呆了一周,蘇建坤跑完了這幾個渠道商,把產品一一介紹,把給渠道商的利潤空間講明白,陳默隻是待在一旁,聽著蘇建坤跟渠道商探討教育信息化,探討商務合作,在不知不覺中,就明白了一些工作的邏輯。
所謂渠道商,就是代理商,代理批改網的產品,按照批改網的市場價,以六折或者五折的折扣給渠道商,渠道商再賣到客戶那裡,從中賺取差價。
陳默問“坤哥,我們的產品好賣嗎?這些渠道商,我看什麼產品都賣,不僅僅賣教學軟件,也賣教學硬件。”
“好賣不好賣,那要看我們給他的折扣了,目前,我們給的折扣,在行業內應該算是利潤比較高的了,我們現在還是一家小公司,產品還不太知名,等到有一天,我們的產品成了爆品了,渠道商到時候都搶著請我們吃飯,搶著賣我們的產品呢。”蘇建坤對未來市場,尤其是廣州市場,倒是很有信心。
除此之外,蘇建坤還帶著陳默見了幾所學校的校長和英語骨乾教師,這些校長和老師,對於蘇建坤來說都是老朋友了,早在去年,他們就已經以英語教學信息化為試點,在這幾所學校展開了批改網的深度應用,應用效果還不錯,這幾所學校,有望在今年跟教育局申報專項立項,而後走政府采購,從中購買批改網。
陳默跟著蘇建坤,聽著他和校長老師們聊產品,聊英語教學,聊信息化產品,感覺受益匪淺,可真是長見識了。
十天後,蘇建坤回了bj,他把陳默一個人扔在了廣州“接下來,廣州這邊要試用的學校,如果有聯係你的,你就去給他們做培訓,給他們開通賬號,我們得先保證咱們的產品能夠用起來,以後,才能跟學校,甚至是跟教育局談收費。”
“這幾天,就已經有老師聯係我,讓我去學校做培訓呢。”陳默回答。對於蘇建坤給自己下達的任務,他欣然接受,甚至還在心底裡想,乾脆就在廣州長期駐紮下來好了,一是可以自己多跑跑學校,多給老師們講解講解批改網,讓自己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在廣州屬於出差,出差公司都是有補助的,一天100元的補助,那自己在廣州待一個月,就是補助3000元,有錢賺,還可以公費旅行,他陳默乾嘛不乾。
按照公司的要求,住在廣州,住宿一天不能超過400元,陳默找了一家一天不到200元的小旅館,但他要求旅館給他按照每天380元的標準開發票,旅館同意,但多開部分要多付百分之三的稅點,陳默也同意,如今算下來,住宿多開的發票,每天可以多賺近200元。
陳默一連在廣州度過了整個春天,隻是在五一假期的時候,回了趟bj,為的是從bj回趟老家,為的是完成他多年的一個心願。如今他賺錢了,自從入職批改網後,每個月的工資除了底薪外,加上出差補助,加上他多開的發票報銷錢,他每個月的收入都在一萬以上,這一萬多塊錢,要比在秀美甲賺的舒服,更賺的心安。
這是他每天辛辛苦苦的跑客戶,享受著出差補助賺的,公司住宿標準不超過400元,他願意住到簡陋的一百多塊錢的小旅館,放棄可以住舒適酒店的享受,最後多開點發票,也沒有超過公司的標準,符合公司的要求。
春天的廣州,到了梅雨季節,陳默每天奔波在時而大時而小的雨中,他住在天河區,有時候要換乘幾班地鐵,公交,跑到越秀區、番禺區、白雲區、花都區、h區的學校給老師們做培訓,開通試用賬號,經常冒著雨,頂著風,奔波兩三個小時後才到學校,而後連水都不喝一口,立刻給等待已久的老師們做培訓,學校的老師們都感動不已,一次冒著大雨去一所遠在郊區的學校給老師們講解批改網,做產品培訓,培訓結束後,老師們感激萬分“劉老師,真是辛苦你了,下這麼大的雨,依舊過來。”
“沒關係的老師,這是我的工作,應該的。”陳默第一次感覺到了被老師所尊重,這份工作帶給他的成就感,源於以前他是學生,他尊重學校的老師,而如今,他的身份被老師們定義為老師,被老師們稱呼“劉老師”,被老師們予以尊重。
但陳默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點,公司也沒有人告訴他,教他培訓完之後,該如何開展下一階段的工作,這些在陳默做完產品宣講和培訓的學校理應在第一次入校後,要及時的跟進學校的試用情況,維護跟學校領導層的商務關係,為的是以後能夠將批改網這個項目在學校立項,完成產品試用推廣的最終目的,售賣變現。
而這些工作,陳默卻沒有做,也沒有人教他做,更沒有指導他做。
直到後來,陳默才知道,公司還沒有運營體係,也沒有專門的運營部門和運營人員,很多學校在試用過程中,往往就是用完了,便沒有人在持續跟進了,這也使得陳默前期所做的大量付出和工作,猶如廣州珠江的水,滾滾東逝,連影子也看不到了。
五一假期,陳默從廣州飛回bj後,又坐大巴車回了趟老家,這趟回家,他頗有衣錦還鄉的感覺,第二天拉著母親到縣裡的商場,非要給母親買一條金項鏈,如今他賺錢了,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他想到第一個要回報的人,就是自己的母親,之所以要給母親買一條項鏈,是因為母親活了大半輩子了,從未帶過金銀首飾,自從母親決定嫁給父親的那一刻,嫁給這個貧困家庭的那一刻,父親就從未給母親買過任何金銀首飾,結婚前沒有,結婚後更是沒有,看著周邊的鄰居,孩子們賺了錢,都會給母親買金銀首飾,陳默自然不甘落後,父親給不了母親的,他給。
可想到一條金項鏈要五六千,陳母心疼不已,雖然被兒子拉著穿行在老鳳祥、金夢園等專櫃旁進行挑選,但陳母還是心疼錢“默,咱不買了,我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孩子,可就算是買了金項鏈,我也舍不得帶啊,我平時總是乾農活,哪有帶著金項鏈乾農活的,這玩意對於我來說,聾子的耳朵,純擺設。”
趁著陳默上廁所的功夫,陳母給陳父打電話“你說,默非要給我買金項鏈,咱買嗎?要好幾千呢?”
“兒子孝順你的,買吧。”陳父回答,心中有些許的愧疚。
“那就買吧,這要是讓村子裡的人知道,也算是兒子的孝心和名分。”
最終,陳默花了近七千元,給母親買了一條老鳳祥的金項鏈,這是母親由始至終,得到了的唯一一件金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