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帝臨諸天係統!
“如今局勢混亂不明,劉協麾下的朝廷大軍更是如鯁在喉,不可不拔。想要實現我的計策必須做到函穀關上下一心,方能讓我有所施展。”
“可郭將軍與李將軍之間也有些許間隙,為大事計。本將希望,李將軍可以主動向郭將軍示好,主動與郭將軍摒棄前嫌,勠力同心,共同成就我等大業。”張濟一臉真誠,一副一切都是了函穀關,為了大家的姿態。
聽到張濟的話,李傕一臉正色,嚴肅道“李某雖然和郭將軍素來不和,但這不過是我和郭將軍之間的內部矛盾。如今大敵當前,必當摒棄前嫌。”
“等會兒,本將便會差人去約見郭將軍見麵,當麵給郭將軍賠罪認錯。”
“哈哈哈,老子特麼等的就是這句話。”
張濟陰陰的笑著,如果是劉協,絕對能夠一眼認出張濟隱藏於內心深處的不懷好意。可是在李傕看來,這卻是真誠、欣慰的笑容。
“好,張將軍寬容大度,真是天下罕見的英雄。我張濟在此保證,等到我的計策功成,便是小皇帝自縛入關之時。”張濟得意的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李傕和樊稠有點帶著賊性的相視一眼,俱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欣喜。不過,李傕對張濟說的最後一句話有不明白,計謀達成便是小皇帝自縛入關之時,說的這麼文藝乾什麼?
在朝廷的大軍綿延數十裡的營帳外,一個單騎迎麵而來,但他尚未緩過神。
“來者何人,膽敢來襲我軍營寨。”
“包圍。”
一聲叱喝,一名正在巡邏的偏將便帶著幾十名將士迅速將來人包圍。
“將軍息怒,吾乃張濟之侄張繡,奉叔父之命覲見陛下,請將軍代為通報。”來人趕緊從馬上下來,拱手對著這名偏將的說道。
“張繡?”偏將的眼睛順著聲音的方向尋來,借著昏暗的火光仔細的打量起了來人。不得不說,來人一身月白銀項戰甲,滲人的寒光在黑夜中若影若現,顯得極為瀟灑,模樣也是極為俊逸,英姿颯爽。
“想要覲見陛下可以,但不能攜帶任何兵器。”
“搜身。”偏將大聲命令道。
“諾!”幾個士兵一擁而上,將張繡身上搜了一遍,除了一張卷軸書信之外,再無其他。
“看來你還算有些誠意,竟然沒有任何兵器。”偏將看著張繡說道。
“既是覲見陛下,末將豈敢僭越禮法。”張繡拱手說道。
“來人,將他帶前去覲見陛下。”偏將擺了擺手,直接命令士兵領著張繡進去。
可這是。
張繡卻是詫異了“敢問將軍大人,覲見天子難道不需提前稟告陛下嗎?”
“哈哈哈,陛下神機妙算,早就料到今日函穀關關中會有人來。於是便早早下旨讓我們的營帳外等候,結果果真不出所料。”偏將大笑道。
聞言。
張繡臉上閃過一絲敬畏之色“當今陛下果真不是凡人啊!”
朝廷大軍議事營帳之內,劉協正在於一眾文臣、武將用膳,君臣之誼便在此刻展現。
“報!!”
而就在這時,營帳外,傳來一將士的聲音。
“傳進來。”劉協威嚴一瞥身旁侍奉的曹振成。
“陛下有旨,入帳!”身邊太監嘶啞的聲音對外喊道。
踏踏踏!
應令,一個身披甲胄的士兵踏步入帳,恭敬拜倒在劉協桌前。
“啟稟陛下,函穀關內來人,在賬外等候,請陛下聖裁。”這名將士用敬畏的目光,恭敬道。
“陛下果然神機妙算,函穀關必將重歸我朝廷之下。”荀攸敬佩的看著劉協道。
“宣。”辯興奮的笑了起來,一擺手,對著那將士道。
“遵旨!”這名將士恭敬一擺,緩緩起身,退出了營帳,把張繡叫了進來。
“罪臣張繡拜見陛下,陛下萬年,大漢萬年。”
張繡進入營帳之後,直接朝著劉協拜到高呼道。
“張繡。”劉協的雙眼中閃過一道異彩。
張繡(?—207年),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在張濟戰死後接管了他的部隊,與劉表聯盟,屯於宛城。後投降於曹操,因曹操圖謀張濟的遺孀鄒夫人,不久反叛,偷襲曹操,導致曹操長子曹昂和猛將典韋戰死。
之後張繡與曹操多次交戰,曹操不能攻克。官渡之戰前夕,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再次投降曹操,被拜為揚武將軍,在與袁紹交戰中數立戰功。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在北征烏桓(207年)途中去世,諡定侯。
“平身。”劉協一揮手,威聲道。
“謝陛下隆恩。”張繡緩緩的站起身來,餘光偷偷的瞥了幾眼高座上的劉協,被劉協身上帝皇威勢所壓製,心底一驚,不由暗歎“當今天子,如此威儀,當為世間百年難得一遇的明君。”
“你自長安城而來,有何事啊?”劉協看著張繡,明知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