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地主爺!
第二百二十七章;家主萬萬不可將李家帶進萬劫不複之地
李鈺站了起來侃侃而談;
“咱們活著,不都是盼望著,能更好的生存下去,過上更舒服的日子,既然如此,豈能與初衷背道而馳。
這成男,雖已長成,卻是力氣不足,四十畝是有些多了的,就三十畝已經不少。
老男雖說還能下地,也是風燭殘年,按說已經是該安享晚年,逗弄子孫的時候了。
就是點了府兵,朝廷裡也有規矩~六十而止。
是以本郎君認為,今後六十歲以上者,不用再出力勞作,真要身體不錯,又閒不住的,可以幫助自家的孫子,搭個手就行。
四十八到六十之間的老男,隻分二十畝足以,不知如此安排,他們能做到否?”
李忠的太公,第一個站起來表態,感謝家主寬宥。
剩下的陸陸續續站起來,有的說家主宅心仁厚,有的說家主心善,總之是非常讚同,年輕人三十畝,老年人二十畝的決定。
“家主,不知那壯男要耕種多少田地才可?”
李義的太公,站起來又問了一句。
李鈺想了想才說道;“方才諸位所說,我也考慮了一下,壯男耕種八十畝還要牟足勁去乾。
這有些不近人情了些,就每人六十畝好了,也不用太吃力,否則到了老年時,便要留下一身的傷病,太不劃算了。”
這話一說出來,所有人都開始又是一番讚美的話語送上。
李義的太公並未坐下,而是又問了一句;
“家主今日說有兩件事,這第二件,可否一並說來?”
“嗯,這其二嗎,就簡單的多了,開春之後,既然要從新修造糧倉,和釀酒的大作坊,當然是要規劃土地了。
本郎君將其規劃在,府裡東隔壁的地方,前麵與府邸相鄰作為釀酒作坊。
後麵與老糧倉隔壁,再修一個出來,如此就要占用很多,之前的老宅子了。
大家雖是搬遷去了新屋,這老宅子確是都有後代留守,是以今天這第二件事,說的就是搬遷的事。”
李忠的太公,再次站了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
“郎君有所不知,咱們從隴西李氏過來的時候,人口不多,倒也夠住。
可是經過四代人繁衍生息,如今,家家都是爆滿。
先前,大部分都是在院子裡,加蓋些小屋,才能住下。
如今新宅子雖然分配到每家每戶,可是仍然還有人,不願意繼續跟過去,擁擠在一起。
所以寧肯就在老房子裡,也想圖個寬鬆,並非是抵抗家主之前的搬遷命令。
請家主莫要誤會下頭的孩子們,要責怪,請怪我們這些老家夥吧,是我等沒有做好,給家主添了憂愁,慚愧,慚愧呀。”
“李族長且先坐下,某也知道,大家的難處,才一直不曾提起這些的,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是啊家主,這家家都是老少成群,便是新宅子足夠寬大,奈何人口太多。
還是個不夠住的局麵,小人也納悶了,當初我一家二十多口,一個院子也住下了,
如今……這真是說不出的怪異,又不知到底是為何?”
李鈺微笑這解釋;“沒有什怪異的地方,很簡單,你沒有八仙桌的時候,都照樣吃飯了。
如今有了一個八仙桌,反而不夠用了,大家不都是如此嗎?
很多家也請了那些木匠,又添置了一些,道理就是這樣,
說到底終究還是宅子不夠,若是需要分戶的壯男,每家分給他一套宅子,不就沒有住不下的事了?”
這話說的眾人紛紛點頭,其中一個卻皺著眉頭;
“家主說的是一點不錯,隻是每個壯男,再分上一套新宅子,這又得浪費多少銀錢呀,
阿郎當年接過家業的時候,一輩子,都不舍得亂花一個大錢的,
如今家主接任,上來就將咱們莊子,來個大修造,雖說都住的是滿心歡喜,
可是如此這般折騰下去,這四代人積累起來的家業,可不就是要給折騰的差不多了。
若是為了住上新房,就把咱們李家的家業折騰淨了,小人覺得,還不如住那老房子裡,心裡踏實一些。”
“就是就是,三弟這話,我也讚同,咱們李家四代人的家業,可不能一年給他弄沒了,否則,這後代兒孫還如何生活?
家主您說呢,小人很是覺得,不該再大力修造了,
不如這剩下的老宅子,就那樣住著吧,多少年不都過來了嗎,
如今能吃飽穿暖,還有地方住,已經很不錯了,請家主慎重思慮。”
“請家主三思”
眾人見最有智慧的馬老三,都惦記著此事,也想起來了李家的家底並不算太厚實的事來。
馬老三做了一輩子的賬房大管事,那可是精打細算出了名的,他的顧慮該好好考慮才是。
眾人都覺得,馬老三說的太對了,這家家都有一大群後代,一族的姓氏,就十幾大家同族同宗,後輩兒孫的事,可不能馬虎大意。
這一代是享福了,後頭兒孫呢,你叫他們喝西北風去,寧肯自己吃個半飽,也得留給後來人,這是傻子都知道的道理。
看著一群老頭,剛才還開心的不得了,這說起又要大力修造莊子,立馬都謹慎的不行。
仿佛自己,已經把祖先的家業敗光了一樣。
李鈺覺得不是顯擺,倒是很有必要,讓他們見識見識,自己的賺錢能力了。
咳嗽了兩聲,待整個偏廳靜了下來,李鈺激情的演說著;
“諸位族長,族老,不必擔心,我們李家經過四代的沉澱,如今也該是厚積薄發的時候了。
好叫諸位知曉,日前在長安城,我與阿耶往日的兄弟,那些朝廷的大將們,都軍商議好了,
這白酒的買賣,想要做到進入天下百姓之家,非是一家兩家出力就行的。
是以,那些叔父長輩們,都隨了份子,湊了些銀錢出來。
叫我把釀酒的作坊大力擴充,將來也好將白酒的買賣做的更大,甚至做到全天下每個角落裡。
那些銀錢,已經安排柳統領,帶著老府兵們,天不亮就去了長安,往府裡拉錢。
咱們不必害怕沒有銀錢使用,儘可將莊子的修造結束。”
“可是家主,那銀錢也是用來釀酒的花費開支,怎敢挪用過來修造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