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胄不得不感歎,長江後浪推前浪,代代都有人才出;
“這李大朗好生厲害,掙錢就像掃樹葉一般輕鬆,就是掃樹葉都沒他這樣快,沒他弄得多。
你以後要和他好生親近,這次老夫可是豁出去臉麵多方奔走,才給你爭取到的差事。
還好長孫尚書,也算給了幾分薄麵,老夫又與房杜兩位仆射,交情深厚,否則,這差事查十八,也輪不到你的頭上,此一點你要明白,不可浪費老夫的一番心血。”
戴伯陽此次出使藍田,結交了四方豪傑,心裡也頗為得意;
“是阿耶,兒心中有數,剛開始也是抱著結交的心態說話辦事,可是後來,兒也被那李大郎的心胸,和品德折服。
此人處事公道,有悲天憫人之善,對那些窮苦的下賤莊戶,竟然也能稱兄道弟,那李家莊滿莊的兒郎,都願意為他效死賣命,兒真真是不得不佩服也。”
戴胄聽了前半段還在開心,後段話一出,戴胄立馬黑著臉;
“此一點,你就不及李家大朗十分之一,莊戶百姓怎麼就下賤了,難道就因為他們窮嗎?
誰家不是從窮苦的局勢過來的,咱們戴氏雖然旺了七八代,可究根到祖上,也是窮苦百姓出身,
你吃的幾天飽飯,就敢口出狂言,當真不知羞也,老夫都不屑與你說話。”
戴伯陽看父親頃刻之間就變了臉,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高,嚇的趕緊低下頭,小聲說話;
“是,是,兒知錯了,阿耶教訓的是,還請阿耶不要氣壞了身子。
阿耶本就身體抱恙,倘若氣壞了,兒百死不得贖罪,又招惹一身臭名,還請阿耶暫息雷霆之怒。”
戴胄也對這嫡親的長子,甚是喜歡,教訓一番讓他知道錯了就行,沒必要生多大個氣。
且這孩子對於孝道上,甚是嚴謹有佳,還知書達理,也不能一味的過於嚴厲,圈起來的狼,都沒有野性了,想到這裡,戴胄又放鬆了心神,變的和顏悅色;
“老夫也知你是個孝順的,且年輕人,張狂一些未必就全是壞處,你也不必過於謹慎。
然君子之道,也不是你那般的做法,那魏大夫所言,借荀子哀公~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勸解至尊,
連至尊都引為妙論,何況我等,可萬萬不能看不起窮苦百姓,正是因為他們的歸順,才有天下安寧,才有至尊的踏實。
且百姓中也多出智慧之人,大才之士,今日嘲笑的,他日或許就一飛衝天,屆時兩相麵對,又當如何處之?
是以,要收起你的輕視之心,對任何人都要恭敬有加,禮數周全,指不定什麼人,就在什麼時候回報於你。
四處留下情分,就是四處結下善緣,往後的路才能越走越寬,整日裡抱著書死讀,又有何用,讀了就得用到實在的地方,學以用之,為自己鋪路,才是大善。”
“是,兒當記住在心裡,日日警惕自省,不敢忘卻。”
戴胄看著自己的大兒子如此優秀,心中很是開心;
“你莫要說老夫嚴厲,老夫也是對你期盼過重,又憐愛有佳,方才處處針對於你。
若是不拿你當人,你就是死在外頭,老夫也懶得多說一句,作為嫡親長子,你做的已經很好了,老夫也是欣慰。
然,為了家族大計不得不多嚴格一些,記住老夫說的,做人當以善為本,對人不能有輕視之心,對於難處的,能幫的幫一把,
多做好事,壞事一件都不能碰,能做到這幾點,不論什麼世道,怎麼變換你都可安享富貴。
倘若再聰明一些,結交那智慧之人,你的人生就更加完美了。
比如那李大郎,智慧無雙,弱冠之齡,就和一堆朝廷重臣交往深厚,又是皇後殿下的義子,前途不可限量,
你做到老夫教的那些,緊守君子之風,再拿以誠心與李大郎交往靠近,
他日,自然會有你想不到的收獲,比你在官場上鑽營,要強上太多太多了。”
“是多謝阿耶教誨,兒銘記在心,絕不敢忘的。”
“嗯,如此甚好,明日你回戶部交了差事,也多與你長孫叔父靠近一番,可將李大郎那幾萬鬥的事,告訴他知曉,不過要多留一些心眼,說話拿捏好方寸。
老夫可不是針對於誰,那些權利之心過重的,你要仔細分辨,處事的時候,要有些方寸。
靠的太近了,將來出事的時候,難免把你也給帶進去,你可明白老夫的這番話?”
戴伯陽聞其弦而知其音,表情嚴肅的回答;
“是,兒明白的,赤誠之人,可交心,功利之人,隻可交往,不交厚也,進退有據,又張弛有度,方是處事之根本。”
戴胄看著已經成材的嫡親長子,老懷大慰;
“不錯不錯,不枉老夫精心栽培你二十多載之功,大朗,你如今長大了,老夫後繼有人也。”
戴伯陽看到嚴厲幾十年的阿耶,終於誇了自己一次,激動的有些情不自禁,顫抖著聲音回話;
“兒之今日,皆是阿耶所賜,兒將來之功,也是阿耶教導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