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一直就在盯著這位新來的先生,哪能不明白他微笑的意思,他是個被捧習慣的人,今日說出來的話也是中規中矩,卻不被讚同,
李鈺當場就想辯駁幾句,奈何自己的身份,卻不好胡亂說下去的,隻好一邊隨口回應著,一邊去瞅了瞅旁邊的李義。
“先生是個厚道的,且有真本事在身,常家叔父的信裡也寫的明明白白,先生且安心在我李氏居住,若是將來有功,便是尋個九品的出身也不算什麼登天的難事。”
“多謝縣伯厚愛。”
李鈺在家仆的眼裡就是天,屋裡好幾個人都看出來了,這新來的先生對自家郎君最後那幾句話,沒有點頭讚同,
隻是陪著笑說話,弄得看出來的侍女下人,心裡都有些不舒服,但是,隴西李氏可是有名頭的世家高門,這藍田二房更是規矩嚴謹的很,沒有家主點頭或者問話,誰也不會多說一句。
即便是李義作為前院管事,都不敢胡亂說話,李鈺在他心裡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這新來的先生竟然不讚同家主的話,可叫他心裡大大的不高興,憋了好一會這會兒終於等到了家主的眼神,李義立馬就要開口,想叫這家夥長長見識;
“啟稟家主,既然家主定下了規矩,先生的待遇也當參照普通大管事進行,隻是小人不知是參考府外的管事,還是府內管事的標準,請家主示下,小人也好儘快安排。”
李鈺在心裡誇讚了李義幾句,滿意的點點頭笑著說道;
“先生老家的親眷不在長安,就行個方便之處,按照府內的管事標準置辦,顯得人情味兒了一些,不能叫人說我藍田李氏~待人薄冷。”
“是,遵家主命。”
抬起身子的李義,笑著朝馬賓王行了一常禮;
“先生容稟,家主既然決定了先生的待遇,小人當然不敢怠慢,自然會馬上參照進行的。
隻是……不是小人不安排先生的待遇,隻是這次同來長安城裡的侍女,丫鬟,下人,個個都是有地方辦差做事的,不好隨意抽調,
大將軍府裡的下人倒是足夠,隻是不好前去打擾,先生這管事的標準嗎,暫時還要委屈兩天。
不過小人一會兒就安排下頭人騎馬回去府裡,先生那幾個貼身伺候的,小人會儘快安排過來,隻是藍田距離長安也有些距離來回,先生就隻能委屈幾日了。”
李鈺點了點頭也跟著附和;
“既然這裡的人馬不好抽調,那就快馬回去叫人過來,萬萬不能怠慢了賓王,伺候的人馬你家先生暫時委屈幾日就是,可這其他的事情不能拖遝,李義你需要多加留意。”
“是,家主放心,其他的地方絕對不會拖遝,一會兒小人就親自去安排馬管事的庭院,規格按照家主的交代的規矩進行,參照府內普通大管事的標準絕決不會怠慢。
外院的廚房裡,小人也會仔細叮囑下去,先生的一日三餐皆與其他府內大管事一樣的舊例進行,
每頓用食,兩葷兩素,或者一盆米飯,或者一盆粟米粥,外加六個胡餅,不過府裡調度來人之前,先生得自己去廚房催要了。
至於每月的例錢兩貫,等下月到了發月例的時日,先生可差下人去賬房領取,那賬房裡的事務都是司徒娘子處置,小人不管這個的。”
看著坐在太師椅裡的馬賓王,雖然儘量保持著波瀾不驚的麵色,嘴角終究是忍不住抽動了兩下,李鈺滿意的笑著;
“你隻管負責你的分內之事,至於月例發放的事情,自會有司徒娘子來照顧,不用你去多費功夫。”
“是。”
馬賓王聽著旁邊李義管事的說話,心裡不斷的震驚著,聽這管事說話的口氣這普通大管事的待遇,還有下人來伺候不成?
一頓飯就給四個大菜,還有一盆米飯,外加六個胡餅,看來至少要給自己安排兩個伺候的下人了!
否則不可能給一盆米飯,還要另外加六個胡餅的,他在常將軍的府裡住了兩年多,知道規矩。
這種大戶人家裡頭,管事的屋裡若是有人伺候,飯食要一塊領取回自己屋裡幾個人同食的,自己也能有人伺候了?
還不等他心裡激動,那李管事最後和李縣伯最後的幾句對話,直接狠狠的無情的撞擊他的心肝兒,兩貫的例錢?
他以前在常何府裡寄托居住的時候,可是沒有任何月例待遇的,屬於法外編製,隻能靠常何想起來的時候給一些零散的銀錢,去購買所需的文房四寶。
他心裡也猜測到了,這號稱財神爺的孟嘗君府裡,做管事的待遇一定不會差了多少,估摸著每月至少也能給個三四百錢的,
他怎麼也沒想到,不但給安排兩個伺候自己的人,還能頓頓好吃好喝,竟然還要另外再給兩貫每月的例錢,每月兩貫銀錢的月例,得一家人種地十年了,關鍵是每個月,不是每年,這真的是嚇人至極的數目……!
拿了人家如此高的待遇,不乾活可是不行的,哪家大戶都不會養大爺的,自己必須拿出一些真正的本事,叫人家看看,自己也對的起那兩貫的月例待遇……
馬賓王儘量壓製自己心裡的激動,說話的聲音四平八穩;
“在下聽說,縣伯要招待貴客,需要寫下拜帖,請帖,不知可有貴客的姓名府邸,在下已經準備好有一會兒了,不敢耽誤縣伯的大事,請縣伯早點安排,在下一定竭儘全力而為之。”
李鈺對這馬姓的先生非常滿意的,窮苦人家的出身,聽到每月兩貫的巨資,臉上不動聲色,隻嘴角抽搐兩三下,就立馬醒悟過來要做事了,不錯真心不錯。
“哦,名單都在這裡的,來人拿給先生過目一下。”
“諾。”
迎香答應了一聲,給探春遞過去一個眼色,探春拿出名單帖子,走過去雙手呈上。
馬賓王是個讀書人,又遊學天下數年,還在常何府裡見識過兩年多的世麵,對手裡名單上的名字那是有所耳聞的。
他一口氣快速看完手裡紙上的名單,馬賓王直抽冷氣,手指都有些微微發顫,裡麵的姓名很簡單也不駁雜,隻有兩個姓氏,孔家和顏家兩家的子弟。
這孔夫子的後人,誰能不知,自然不用多說其清貴之處,那顏回夫子被世人尊稱複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
儒門大家,乃是孔門七十二賢之首,邀請這兩家來做陪,主客不用說肯定也是讀書人了。
如此高的規格,來的主客豈能簡單了去,最近那北方的端木家族新一代繼承人入世遊曆天下,到了長安城裡,
聽說前日剛進宮裡去拜會過當今的陛下,當今天子與前朝一樣的罷朝,來接見這從來不出世的學問大家族後人。
聽說君臣兩人說古論今一整日,以當今陛下的博學和才能,考究了一整天,都沒有難倒這端木家出世曆練的子弟一句,
可見端木家族在學問一道上是多麼厲害了,早在千百年前孔門的門徒和孔氏後人,都開始踏入了塵世,為權利,名頭,銀錢之事而忘記了孔聖人當初的教誨,
隻有這南皇甫北端木兩家,這兩家的後人一千兩百年來,一直遵從孔夫子的教誨,一心悶頭讀書做學問,從不問世事。
那南邊的皇甫家族,更是銷聲匿跡,沒人知道具體在何處,隻剩下這北邊的端木家族,住在山東。
每一代的族長繼承人都要出來遊曆天下一次,是以大約每隔三四十年,就能聽到一次端木家後人的事兒。
如今這端木家可是厲害的緊,早在七百多年前就領袖群雄,高居儒們第一,名頭甚是響亮……
恐怕這李縣伯請孔顏兩家子弟同來坐陪,就是來陪這一千多年不出世不入世,一直遵從孔聖人的命,耕讀傳家的北端木了吧?
這小縣伯當真是個有能耐的,弄出鐵鍋美食,滿足了天下人的口舌之欲,又打造出太師椅八仙桌,放開了世人的手腳,
又弄出美酒佳釀名傳天下,如今連一千多年不出世的端木家族,未來的繼承人都要前來拜訪做客,真真是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兒!
這縣伯也隻是剛束發的年齡,到底是哪方的大能,傳授他一身世間未有的本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