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援軍勢大,則鳴金退兵再結新陣,或者暫時退兵,或者等待時機,這些兒都記得清清楚楚呢!”
長孫皇後聽李鈺侃侃而談兵家之事,不但進退有據,且排兵布陣之法張弛有度,又調動有方,直聽得長孫皇後目瞪口呆……
長孫皇後聽李鈺侃侃而談兵家之事,不但進退有據,且排兵布陣之法張弛有度,又調動有方,直聽得長孫皇後目瞪口呆……
長孫皇後可不是一無所知好輕易糊弄過去的主,從小就熟讀各種書籍,其中自然包括兵書戰冊若乾,
且又時常聽千古一帝李世民說些兵法上的進退之事,所以不但理論上知道許多,就連實踐上也有之前的許多戰鬥可做參考。
李鈺說的對與不對長孫皇後一聽便知深淺真假,長孫皇後驚奇的問道;
“我常聽陛下說你總是東遊西逛,遊手好閒,還結交四方人物,不是吃的醉醺醺,就是躲在你的院子裡享受,什麼時候你竟然也能坐下學習兵事了?”
“回娘娘的話,兒也不是整天都東遊西逛的,有時候也去叔父的大書房裡坐上一會兒,當然了所學甚少,隻略懂皮毛難當大事。
等兒再多上兩歲,身體健壯了,陛下的那些大事又有了著落,比如絲綢西路重新開啟,白酒售賣走上正路,
兒就能安心坐下學些武藝兵法傍身了,哪能一輩子不務正業,兒還要想著弄個王爺當當呢,然後就圈多多的土地,安心的做個大大的地主老爺。”
“你這潑皮無賴,少在本宮麵前裝的挺像,你說你要做個地主大老爺,這事兒哪個不知,我也懶得與你囉嗦,
隻說你那性子能安安生生的坐在後院書房裡學習兵事?恐怕也是屁股剛把椅子暖熱就趕緊又著急著離開了吧?”
李鈺被戳中了心事立馬就嬉皮笑臉的露出尾巴還在嘴硬著;
“娘娘您莫要總是把兒想的十分不堪,兒也有去書房多次的,您不信可以去問府裡的那些侍女!”
“我也不去問誰,我就問你,你與本宮說實話,這次來長安城的許多天你去過那後院書房裡幾次?”
李鈺知道今日是糊弄不過去的,便撓了撓頭說了實話;
“額,好吧,皇後娘娘當真厲害至極,總是料事如神,兒說實話就是,兒前日申時去坐了一個多時辰,方才說的那個失鋒陣的排兵布陣之秘法就是前日裡學的,嘻嘻!”
長孫皇後一聽李鈺前天才去學的,而且就看了一個時辰的書,心裡也是震驚不已,忍不住驚呼出聲;
“什麼?你前日裡去後院書房學了一個時辰的兵家之事,就能說出失鋒陣的竅門與來去的路數?”
“是啊娘娘,所以娘娘方才說需要帶兵立功才能封那些個什麼國公王爺,兒一點都不怕的。
這有什麼難處?等兒辦妥了陛下交代的那些事兒,安心的坐在書房裡學他三兩年,
又有秦家叔父從旁邊指點糾正,言傳身教,兒還怕搏不來個國公王爺乎?所以兒一點不擔心的,嘻嘻,嘻嘻……”
長孫皇後看著李鈺嬉皮笑臉渾身輕鬆的樣子,心裡忍不住感歎著,果然是天縱之資,天生帶兵的材料。
許多人有名家指點,整日裡言傳身教學了多年還是生硬無比難當大用,可是這潑皮也沒人去搭理他,就拿起兵書自己看了一個時辰,立馬就能掌握一個戰陣的精髓之處,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難怪陛下總說不是帶兵的材料,你就是學的累死吐血,終究也是成不了氣候的,那些天生的將帥之才,稍微點撥一下立馬舉一反三,
甚至有些人從來沒有帶過兵馬,但是你給他一萬兒郎,立馬就成了威震一方的名將,所以說這有些人有些事情,還真是琢磨不透的……
旁邊的夜慶芝看這娘倆說話告一段落了,忍不住插了一句;
“殿下容稟,咱們侯爺當真是厲害至極的,奴婢雖說不懂那些兵家之事,但是!方才聽得侯爺那些排兵布陣的法門,直聽得奴婢膛目結舌,真真有大將軍的威風!
奴婢覺得若是咱家的侯爺再大上幾歲,秦大將軍肯傾囊相授,侯爺他日的路途一定是前景似錦不可限量的,
便是趕上那軍神李靖也不是絕對沒有可能的事兒,奴婢恭喜殿下,侯爺有如此過目不忘的本事,真真是叫人歡喜至極呀。”
長孫皇後聽見彆人誇李鈺,當然是笑的合不攏嘴了;
“慶芝你彆總是寵著他,哪有咱們自己關著門兒誇自己的,那軍神李靖的兵法,乃是得自前朝兵法大家~上將軍韓擒虎的傳承,可是小看不得,莫說趕上他了,能學的頂上人家一半兒,本宮就知足了。”
李鈺得意洋洋的笑著說道;
“娘娘放心,兒將來一定用心學習,多多請教大能,虛心求教,一年學不會就兩年,再不行十年,總能有學會的那一天吧?”
“嗯,你這句話娘娘喜歡聽,總算你也有謙虛好學的一麵,你以後就該如此發展下去,陛下也不至於總是挑刺你的毛病了。”
李鈺點了點頭應付著,表示已經領會意思啦,然後就訴說今天來的目的;
“啟稟皇後娘娘,兒今天來一是給娘娘請安問候,再者是給您辭行的,兒想著事情都處理的差不多了,陛下的燃眉之急也解決了,
兒的莊子裡還要繼續耕種,還要學習怎麼種穀子呢,且莊子的修造工程就要完工了,
還要安排其他四個莊子修造的事情,所以兒就不在長安城享受了,得回去照看著些,還請皇後娘娘放行叫兒歸去。”
長孫皇後撫摸著李鈺的額頭,慈祥的說道;
“去吧,知道你莊子裡也是一堆的事兒,回去吧。”
“是!對了娘娘這裡還有一事,大妹說她想和懷道一塊兒去莊子裡住上一陣子,兒順便說與娘娘知曉,請教娘娘可否準許,或者兒去稟報陛下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