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之或功成名就,或者相夫教子,至不濟也能安居樂業,反觀悖逆天地法則之力者就會遭受世人唾棄,辱罵,遠離,因此而處處受製,不利一生,不知諸位娘子以為然否?”
“然!”
“然也!”
“大善!”
李鈺一口氣說了一大套理論出來,也不由得口乾舌燥,停了下來吃下幾杯清水潤喉。
整個廳堂鴉雀無聲,滿堂的男女都聽的如癡如醉,下人奴婢則是崇拜至極,目瞪口呆,就連四女也是聽的專心致誌,不停的點頭附和著。
那撫琴的四娘子心裡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她早就斷定這小侯爺是個大能之人,且具備無雙的智慧非比尋常……
既然能製造出鐵鍋美食,又弄出八仙桌太師椅,再打造馬蹄靴子,今日聽說又弄出個利於天下農人農耕的利器,這才榮升開國縣侯,
縱觀整個新朝能得開國縣侯爵位的僅此一人而已,可見皇帝至尊與那些能臣重臣們對這侯爺的本事也是讚同的。
由此可見這小侯爺今日來的時候說自己不通五行學問那是謙虛客套話,能把陰陽五行的道理說的如此有板有眼,又追本溯源的能人,誰敢相信他那些謙虛客套話?
撫琴的四娘子眯縫著眼睛,緊盯著李鈺的臉色說道;
“侯爺高談闊論又追本溯源,上說道了在天成象,下說到了在地見形,連五行陰陽學問的根本都說的分毫不差,足以見得侯爺的功力深厚至極!
河圖洛書,三易經,先天八卦,後天八卦,看來侯爺讀書果然用了苦功,然侯爺說的這些雖然不流行於世人百姓,卻各大世家皆有不同程度的傳承,即便涉獵不同也總算有人知曉,
卻不知侯爺說的天時地利,到底是如何個法則樣,求侯爺告知奴家也好仔細兌照,修正一身。”
“娘子不必著急,也不用想著去修正什麼,某家雖然不懂相麵之術數,卻也能按照常理推測出來一些事情,
比如四位娘子若懷敬畏之心,上敬天地,再忠君王,後孝父母,輔以正大光明之心處事,
富貴一生不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罷啦,更何況四位娘子相貌端莊優雅,合乎天地法則,
鼻梁猶如墳頭端正,天庭寬闊似玄武高大,左右青龍白虎又飽滿生情,下巴如名堂案山高低適中,
如此麵相便是某家不懂玄門秘法,且以相墓之術同論之,也是富貴極品的命局,隻此一臉就能看出背後天時地利的格局合乎天地法則,所以就不用再去修整正什麼了。
或許之前四位娘子的天時地利,於天地法則有些衝突,是以導致些許事情不算儘如人意,但某家所見四位娘子氣定神閒舉止端莊,一身貴氣乃是貴命之人,
因此某家猜測,四娘子那套天時地利與我所想如出一轍,且四娘子又深諳五行陰陽之道,所以某家斷定必是四娘子學會五行陰陽之術以後,親自出手修正過一番了的,不知某家說的可否準確無誤?”
李鈺說完笑眯眯的看了四美女一遍,指了指自己已經放在一邊的酒尊,身邊伺候的婢女立馬走上前來又給斟了半尊仙人醉。
四大美女聽了李鈺斬釘截鐵的論調,皆是大驚失色,不過都是一閃即逝,掩飾的極好,李鈺也不如看四女的臉色,兀自拿起酒尊對著四女端起;
“興之所至便想再吃半杯,哪位娘子能心疼一二與我同吃一回?”
四女齊刷刷的舉起酒杯五人一樣的動作,全部一飲而儘,那撫琴的四娘子心中震驚的不行,
自己一直都知道這侯爺故意謙虛,說自己不懂陰陽五行之術是假的,自己一直想著這侯爺是個中高手,一直在高估沒想到還是低估了人家,
隨口就把自己姐妹四人的麵相看了個七七八八,還說自己不懂相人之術,看來這侯爺功夫深厚著呢,僅僅憑借麵相就知道自己把祖先的陵園修正過一遍了,當真是厲害至極。
“實不相瞞侯爺,奴家姐妹四人的祖先陵墓之前確實出了點差錯,不過奴家經過穿山過海的探尋已經重新安排了新的墓地安葬,
所以這幾年我等姐妹才能重新順利起來,得遇相識侯爺這般尊貴無比的貴人,奴家猜測應該就是侯爺說的天地法則起了作用吧!”
麵對大能坐在當場這四娘也不敢胡亂否定,人家的學問已經到了這等地步,很多事根本瞞不住的!
與其遮遮掩掩弄得心裡不痛快,叫人家侯爺誤會了許多,還不如坦坦蕩蕩的承認,自己姐妹的身份太過敏感,好不容易搭上這新朝的貴人嬌子,可不能因小失大給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最後錯失這背靠的大樹……
“嗯娘子夠坦蕩,其實某家說的那套天時地利就是這般模樣了,某家也看過漢朝葬書,也讀過文王宅經,孔子宅經,祖宗們其實已經有許多大能都領會了真正的天地法則之力,並且運用到自身之上,其效果明顯卓著,
先賢之經書中有雲;
葬者乘生氣也,生氣即一元運行之氣,在天則周流六虛,在地則發生萬物。天無此則氣無以資,地無此則形無以載。故磅礴大化,貫通乎品彙,無處無之,而無時不運也。
陶促曰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固有。蓋亦指此雲耳。且夫生氣藏於地中,人不可見,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後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則地理之能事畢矣。
又有雲;
五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五氣即五行之氣,乃生氣之別也,夫一氣分而為陰陽,析而為五行,雖運於天實出於地。行則萬物發生,聚則山川融結,融結者即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
而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父母骸骨,為子孫這本,子孫形體乃是父母之枝,一氣相應,由本而達枝也。
氣類相感有如此者。則知枯骨得蔭,生人受福,其理顯然,不待智者而後知也。或謂抱養既成,元非遺體,僧道嗣續,亦異所生,其何能蔭之有?而不知人之心通乎氣,心為氣之主情通則氣亦通,義絕則應本絕。故後母能蔭前母子,前母亦發後母兒。其在物則萎藪螟蛉之類是也,尚何疑焉。
如此則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這裡的鬼不是說的地府之鬼,乃是說的死人造福活人之論調,不可混為一談糾纏不清。
父母子孫本同一氣,互相感召,如受鬼福。故天下名墓在在有之。蓋真龍發跡迢迢百裡,或數十裏結為一穴,及至穴前,則峰巒矗擁,眾水環繞,疊樟層層獻奇於後,龍脈抱衛砂水貧聚。
形穴既就,則山川靈秀,造化之精英凝結融會於其中矣。苟盜其精英,空竊其靈秀,以父母遺骨藏於融會之地,由是子孫之心寄託於此,因其心之所寄,前能與之感通,以致福於將來也。
是知人心通乎氣,而氣通乎天。以人心之靈合山川這靈,故降神孕秀,以鍾於生息之源,而其富貴貧賤,壽夭賢愚靡不攸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