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是覺得可以的,首先族長也交代過的,五十以上就可以參選長老,齊家兄弟過了五十,而且五十三了,年齡上雖然不大可也夠得上族長說的條件了。
其次呢齊老弟的人品可也是許多人都讚同的,左鄰右舍沒有不來敬佩的,也管過很多家門戶的閒事,我打聽過了,處置的還算不錯,按照族長說的選舉製度,我個人是支持他的,我投齊老弟一票。”
最上首坐著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穿著嶄新的綢緞料子做的新衣,麵容端莊厚道,臉色不怒自威,看著屋裡坐滿的長老們有不同意的,有同意的各抒己見,老者點了點頭不緊不慢的開口;
“不再多說,此人的德行大家也都討論過了,單從品性上看幾乎都沒有二話,不過就是覺得他年齡太小了,怕不能服眾,也罷不再多說此事。
就按照族長交代下來的方法進行,咱們二十四人都來投票決定去留,若是認同的大過反對的,就留下做長老,叫他過來和咱們一樣開始上任當差。
若是不認同的大過了認同的數目,那就暫時放下,進行下一個人名的審查,若是兩邊相同的數目,老夫就去府裡拜見族長,麻煩族長一趟幫做個最後的決定出來,畢竟這是給咱們鄒家大姓選擇出來的長老,不是找個跑腿兒的,買肉的,還是謹慎一些為好。”
這相貌端正不怒自威的老人就是鄒淑儀的阿耶鄒老夫子了,此人思路十分清楚,一肚子學問,曾經做過大門戶裡私塾的的教授先生,
人品上等,德行端正,處事公道,被李氏二房的族長點名做了這新開的鄒家大姓的一家之長,也是這些難民流民派的眼裡眾望所歸的人物。
鄒大家長一開口就把事情拍板決定了下來,眾人紛紛開始舉手表決,從一開始就被選擇了作為記錄鄒家姓裡事務的兩個鄒老夫子的侄子,端坐在正堂兩邊,拿著毛筆剛把大家長發言的那些話記錄進鄒姓事記裡,正準備記錄長老們的意見,誰是認同的誰是不認同的。
李鈺擺了擺手,不想打斷這會兒裡麵的事情,幾個人就站在人群外頭聽著熱鬨,人群也是非常專注的看著正堂裡頭,好多人都在查數。
兩個記錄的中年男人寫好了名字之後點了點頭,長老們看著記錄的已經寫完了,這才放下自己舉了好一會兒開始發困的,乾巴巴的老樹皮骨頭爪子。
“啟稟叔父,數好了,認同的數目加上您,一共十六位丈人,大家長一人,長老十五人,未舉手表示的八人,皆是咱們鄒家姓裡的長老,稟報完畢請大家長定奪。”
鄒老夫子點了點頭;
“嗯知道了,立刻派人去通知這一家,下午和其他六人一同過來辦差,莫要耽誤了咱們鄒家姓裡的事情,更不能耽誤了族長的大事。”
旁邊鄒淑儀的親弟弟立馬答應一聲;
“是阿耶,兒一會兒就出去安排人手,通知齊長老下午過來。”
鄒老夫子拿起手中的本冊念了起來;
“下一個,後頭小王莊周家的周老大,大家有知道底子的都來說說吧。”
鄒老夫子這話一說完,立馬就有一位長老最先開口說話;
“啟稟大家長,這一位不行的,此人與我同住一個莊子,我也見過他出麵解決兩家門戶的糾紛,處置起來性格偏激,有點左,總是以他自己的想法來做處事的標準,失了公道之心,恐怕不合適長老的位置的。”
“不錯,我的兒女親家也住在後頭的莊子裡,我也曾經聽說過一些,可以證明王長老的話沒有亂說。”
鄒老夫子不等其他人發言直接就拿起毛筆在本冊上勾了一下,又寫了一些小字標注……
不用說了大家長都這個動作了,這個人鐵定是沒有任何希望來競爭長老了,就是不知道這人聽說了自己和長老之位曾經擦肩而過會不會氣個半死?
李鈺非常滿意,老樣子今天就能把鄒姓的長老人數湊齊整的,能看得出來這群人非常認真,做的很好很標準,都是模仿家生子十九大姓的規矩來的,又加入了李鈺的指導思想,在這大唐世界裡頭頗為先進潮流。
李鈺默不作聲的拉著鄒淑儀退出了人群,退出了乾淨整潔的小院子,鄒淑儀輕聲問道;
“郎君不是說要進去看看進展的嗎,怎麼又退出來了?”
李鈺微笑著回應道;
“已經看到了,不用進去打攪他們的大事了,你們鄒姓的長老看來今天就要差不多齊整的,進展確實很快。
長老們在你阿耶的帶領下也很積極的處置鄒家姓裡的事務,這長老隻要整齊了,就能開始劃分每個長老需要具體負責的戶數了,
劃分完畢之後,每家每戶有了事情難以決定的就可以像其他十九姓那樣,請長老出麵解決了。
另外族裡有什麼事情交代下來也能快速的通傳下去,鄒家大姓算是成型了,速度比我想象的快了很多,莊戶們也都積極參與,這一切我都很滿意。”
鄒淑儀的阿耶能被族長如此肯定,當然很開心了,莊戶們也終於按照自己的猜測和期望入了李氏的戶籍,
從此以後再也不愁吃穿,也心想事成的自成了一姓,又有鄒家做領頭羊,因此難民們對自己這一大姓的事務非常的投入,一呼便是百應千應……
“族長滿意就好,已經進入午時了族長要不去我那裡用晝食?或者族長不累的話咱們再去河流邊的田地裡看看也行的。”
鄒淑儀其實想的不是吃飯的事兒,她想的最多的還是農耕大事,莊戶們自成一派,鄒淑儀又是鄒家姓裡唯一的大管事,一直備受關注是個焦點人物。
奈何自從她做大管事以來,還沒有真正的做出哪怕一樣可以拿到桌麵上炫耀的事情,許多人都說她就會帶著人馬出去收小雞崽兒……
因為現在五個莊子滿地跑的大雞全是鄒淑儀帶人出去收購回來的,還有人偷偷的戲稱鄒淑儀為雞大管事,可把鄒淑儀給氣的不輕!
外頭還私下裡瘋傳,說她就會用美色勾引年輕不懂事的族長,這才得手一個大管事的位置,而且還是李氏家族裡非常重要的農耕大管事,否則要憑真本事恐怕她鄒淑儀姐弟三人連個二管事都做不好的,還提什麼大管事?
這一係列的風言風語自然有鄒淑儀的貼心手下給傳了回來,特彆是這兩天鄒家姓成了難民,流民一派的領頭羊,議論聲更加明顯了!
甚至有愚昧無知的人還提出來大家一塊發聲去請求族長,撤換鄒淑儀大管事的權,叫難民流派裡有能力的人出麵擔任,
還說什麼農耕大管事光零例子錢,吃飯不乾活,田地自從耕犁之後一直荒廢著,早就有人不耐煩了!
莊稼人不叫種莊稼,把上等的田地都空著,荒廢著,可心疼死了許多族人,這些風言風語傳了兩三天了,直把鄒淑儀給氣的想要吐血,
私下躲在被窩裡哭了好幾次,現在她最著急的就是趕緊把田地利用起來,快速開始耕種莊稼,好堵住悠悠眾口,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績出來,叫難民派流民派的族人看看,我鄒淑儀可不是隻會用美色來勾引人的……
因此鄒淑儀有意無意的想把族長弄到河流邊的田地裡查看那些空著的上等土地。
李鈺哪裡知道這些彎彎道道,不過確實還早著呢,這裡說的接近午時了,就是快中午十一點的樣子。
“早上吃的不少,這會兒還不是太餓,不如咱們去河道邊走走吧,看看天地都耕犁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