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說的是,一個月沒有糧食,就是神仙都扛不住,彆說血肉之軀了,到底是怎麼想的他?”
“陛下您彆著急,殿下您也莫急,不會餓肚子的,現在那邊的一百多玄甲,也同樣的自己斷了糧食,跟著一塊走的。”
聽了這話的李世民,眉毛挑了一下,他知道李代的,穩重至極,絕不會輕易冒險的,既然敢跟著,肯定是有些道理的。
“很好,有些事情,朕雖然沒有弄清楚來去,但是朕要讚同你們,朕相信,你們最近一直在學他們是不是?”
“是的陛下,早就在跟著學了,好叫陛下您得知,隻要去了的玄甲,都被公爺同樣對待,叫那些醫家,進行望聞問切,又開藥方子,一直調理著的。
至於公爺教授的東西,又從來不背人,所以咱們都學會了。”
“好!你們做的很好!”
“臣告退了。”
“可,記住了,他們的一切,都要密切注意,詳細稟報。”
“唯!”
“陛下,這……”
“觀音婢你莫要擔心太過,鐵定是要尋找路上的草藥,或者什麼彆的天材地寶充饑的,不可能不吃東西。”
“可是陛下,這……草皮樹根,能吃飽肚子乎?”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的胡須,說話難免有些遲疑,畢竟不吃東西一個月,可從沒有聽說過的,可是皇後已經臉色慘白了,怎能再來火上澆油?
“確實無法吃飽肚子,但是朕覺得,道家的養生之法,神秘莫測,保住性命不餓死,應該不難。
觀音婢你可彆忘記了他的身份,未來的道子,身邊的那些道種,豈能叫餓壞了自家的至尊?”
“這倒也是,唉……算了算了,孩子大了不由娘,妾身就不操心了。”
“對了陛下,難得您今天有空,妾身有一事,不決,想要與陛下說說。”
“說你兒的婚事吧?”
一提到李鈺的婚事,李世民就有些不太高興的樣子。
長孫氏又不是傻瓜,當然能看得出來,隻是牽扯太大,長孫氏隻能假裝看不懂了。
“陛下明鑒,法眼如炬,正是要說我兒的大婚之事。”
“說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躲不過去的事情,況且他大孝已經過去,也該把這件事提到桌麵上了。”
“是,謝陛下照顧妾身心情,妾身想說的是,那聖人之後的家裡,孔穎達這個家夥,總是不長不短的,程家主婦也來和妾身溝通多次,我倆都是乾著急的不行。
要說那孔家的小娘子,倒是沒有任何意見的,也多以我兒的主婦自居,問題就是出在那孔穎達身上,
所以……妾身想的是……”
“皇後想叫朕出馬調停此事?”
“正有此意,陛下若是出麵,或許會暢通一些,也說不好的。”
“不一定吧?”
長孫氏有點著急了;
“可是陛下,那孔家的小娘子,還有她的滴生母親,孔家的主婦,可都是很同意這門親事的,陛下您說……”
李世民嘴角上揚,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朕隻問你一句,這兩個婦人說了可算得準數?”
“這……當然不能根據這娘倆的話下定語了,所以妾身才來著急。”
“你也不用著急,該成的自然是上天注定了的姻緣,不該成的,強扭的瓜不甜,更何況聖人之後?”
“不是朕鐵石心腸,不來幫助你們娘倆,實在是朕也有苦衷。
彆的誰家都好說,唯獨這聖人的嫡親後人,還有那七十二賢裡的幾家佼佼者,朕不好強人所難的。
孔穎達此人和他父親大不相同,性情耿直不算什麼,關鍵是帶著些迂腐,又多慮前後左右,還有些優柔寡斷,實在不好相與的很,偏偏又是聖人之後,朕也拿他沒有辦法。
這些人家都是輕貴到極點的人家,又是天下人盯著看的門戶,朕但有哪一句話,哪一件事情辦的出格,立馬就得臭名遠揚,所以不好處置……”
李世民說的也是實話,可是長孫氏一心一意想叫大兒子找那最清貴的孔氏家族聯姻,所以就聽不進去勸解。
有些不高興的長孫氏,一屁股坐進了太師椅裡;
“陛下的苦衷妾身能夠理解的,也該是他個潑皮沒有這福氣,罷啦罷啦,妾身也不操心了。
隨他的命去吧,哪怕挑個侍女出來做主婦,妾身都由得他去好了。”
李世民聽得這話,上下不是,也是不好輕易接茬,旁邊給長孫氏甜茶倒水的內侍,今天算是遭了殃,
此人正好昨夜跟人賭錢熬夜,今天眼睛有點犯困,也沒看清楚,水滿了還在倒,長孫氏正一肚子火氣地方撒,總算有了個出氣的筒子。
看到皇後黑著臉看自己,內侍才醒悟茶水已經滿碗,並且流出來不少,嚇得臉色發白不停的小聲求饒;
“殿下饒命,奴婢該死,殿下饒命啊……”
旁邊的夜慶芝感覺要出事,立刻上來解圍;
“還不給我滾出去?”
“是是是!”
然而長孫氏沒有給他機會;
“拖出去打他二十板子,叫他好好的長個記性!”
夜慶芝輕輕歎了口氣,對著旁邊揮了揮手;
“拖走。”
“唯!”
幾個內侍過來架起罪人就走。
犯錯的也不敢叫喊求饒,他心裡清楚,皇後是看在大總管的麵上,才放自己一條生路,叫長個記性,這就是不想滅口的話了,不論怎麼說,保住一命!
“觀音婢你莫要生悶氣,孔家不成,不是還有顏家嗎?
顏家那老族長可是個勢利眼,他不會放過你兒的。
這顏回大能的後人,可也一點不查了,多少五姓七望都盯著想和人家結親的,說句良心話,做他的後院主母,真心是綽綽有餘不少。
等他回來長安,朕親自去顏家走上一趟,朕知道,顏家同樣清高,估計也不把朕當做重點看待的。
不過這也難不倒我,到時候請得七十二賢另外三家族長出麵,我們一塊兒過去顏氏家族,把最後的窗戶紙捅破,給他求一個聖賢後人家的嫡親閨女,做他後院的主母大婦,如何?”
長孫氏聽到這裡才露出些許笑臉,她心裡也清楚,顏氏家族雖說是同意,可也不是輕易就能下嫁的。
這會兒有了皇帝的保證,長孫氏總算心裡踏實了下來。
“有勞陛下了,妾身感激不儘。”
“好說好說。”
“其實朕不著急他的正房,倒是孫道長那閨女一事,朕上心,觀音婢你可也要心中有數。”
“妾身明白,等他回來,妾身第一件事就要安排這個的,要不然妾身也總是糾結,萬一給歹毒之輩有機可乘,妾身後悔也來不及了。”
“所以朕才操心這個,那孫道長的閨女乃是道家四宗,最大一脈門裡的右護法,本身就是個劍術大高手。
又掌管著許多有能耐的道士,她去了你兒的身邊,才能叫你踏實的。”
長孫氏狠狠地點了點頭,然後臉色又有些古怪;
“阿公的閨女,自然配得上他個小兔崽子,又是個能人,一身的本事,勝過許多好男兒的。
這哪哪都好,唯獨在這年歲上,唉……且輩分也亂到…不行……
說起來妾身都叫了她姑姑幾十年,這會兒又來這樣…到時候……妾身和她相遇之時,這該如何……稱呼……
唉…………真是有點美中不足了,陛下!”
“觀音婢你可莫要亂說話,這叫孫道長聽見了去,可要心中不痛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