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傑沿著南江一路向東。
千裡南江被修整過後,河堤比天災前高了近兩米,江兩岸還增加了很多高大的水塔,用來監視水位。
江邊的高速公路還在,很多地方出現了坍塌,隻能走中間位置,
邢傑從三門大壩走了三天,沒見到一個人。
一隻鳥獸都沒有!
當初為了防止南江水位上漲而設立的水塔,早已變得破敗,裡麵布滿了灰塵,也不見一絲人類活動的痕跡。
皮卡車沿著江邊的高速路行駛,走走停停十多天後,邢傑再次回到蘇市安置點。
安置點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天空還有些陰沉,遠處一片霧氣慢慢飄來,到了近前後,才看清那是雪。
邢傑踩著沒膝的雪到了前些天狂毆巨蛇的地方,取出一個集裝箱,拿出餐具和食材,做了兩個火鍋……
一個自己吃,另一個擺在集裝箱前的空地上,配了幾瓶國酒,香煙,默默的邀請那些逝去的人。
大雪在前半夜停了,後半夜狂風大作,聲音如同鬼哭。
早上邢傑吃完飯後,天空放晴,外麵的溫度已經到了零下。
“各位,我要走了,以後有機會,我會回來看你們的。”
邢傑跪倒在小山坡上,麵對被鐵絲網圍起來的蘇市安置點,磕了三個頭,而後轉身離去。
他接下來的目的地是南都。
大地震後,南都被海水倒灌,海水退下後,南江決堤又把這座千年古都衝刷了一遍。
一天後水位下降。
兩天後江水順江而下,南都開始重建工作。
劉小輝在日記裡告訴邢傑,南都那裡聚集了江南六成的病患,從北邊運送過來的物資,大多運往了那裡。
因為大地震後的幸存者,都認為這座千年古都在保佑他們!
彆的地方還泡在水裡時,它殘破的街道上,水深隻到腳踝。
這裡的建築在大地震後也保留了大部分,又因為地理原因,是南江最主要的安置點之一。
記得當初大地震後,邢傑用物資把那個航天學校足球場塞滿時,著實震驚了那些幸存者。
很多對未來充滿絕望,又起了歪心思的人,看到那堆積如山的物資後,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然後加入救援的隊伍。
如今再次來到這座曆史上有名的古都,邢傑心裡隱隱有些期待。
希望這裡的安置點還有人吧!
邢傑心裡默念。
從蘇市到南都,原本兩個小時的車程,邢傑整整走了三天。
這一路走來,邢傑又碰到了很多焚化後的“灰坑”,他就像隻貪吃蛇,按照記憶裡安置點的位置,在南都附近徘徊了三天。
當太陽走到頭頂時,邢傑終於來到了南都城外。
昨天晚上一場大雪,覆蓋了殘破的城市。
前些天的雪還沒融化多少,很多倒塌的建築被埋在了下邊,隻露出一點輪廓。
城外,一條黑色的圍欄向兩邊延伸,走近才發現,那圍欄是用鐵絲網做的!
接近三米高的鐵絲網,給人很壓抑的感覺,邢傑伸手試了一下,上麵都是鐵鏽,在頂部,還有倒掛的尖刺。
‘感染區,來者止步,速回!’
一塊兩米見方的警示牌掛在鐵絲網上,遠處,每隔十多米就有用一塊這樣的牌子。
城內聽不見一絲聲響,安靜的可怕。
邢傑沿著鐵絲網尋找出口。
積雪已經沒過膝蓋,直到太陽西斜,在一間破舊的警衛室吃過飯,又走了一段後,邢傑不知不覺間竟然走到了南都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