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鳥最後說,他這次一定要留下點東西,幫助將夜的修為提提速。
可惜,他不能違背火種小球的意念,隻好以激活將夜血脈力量的方式幫助他。
激活了血脈的將夜,修為並沒有很快的提升,但是力量卻成長得很快。
同時,血脈意誌覺醒的將夜,他也可以通過血液的鍛煉全身更微小的,那些意識達不到的部位,為將夜以後的發展大小基礎。
將夜的收獲不止於此,黑鳥留給他的能量還有一小部分是用來提升修為,他的陽力和陰力提升了50多點,達到了400點大關。
這次提升也足夠他看到懶人心經的第二十章章了,這是將夜今天最高興的事情。
懶人心經第二十章唯與嗬,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望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若無所聞,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缺缺,惚兮其若海,恍兮其若無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意思是盛氣淩人和卑躬屈膝,相差有多少?美麗和醜惡,兩者又有多少分彆?凡人所有的情緒,我們也可以有,將這些情緒寄托在凡人身上,可以沒有止境。於是我們看到凡人熙熙攘攘的為利益驅使,如同參加盛宴豪飲,我們的情緒寄托在凡人身上,凡人幫我們如此,我們就不必須了。所以我可以像還沒有學習過的小孩子一般,不知道回家的路。凡人追逐於利益,一副財貨有餘的樣子,寄托這種念頭後,我就像世外遺留下來的散人那般,毫無聰明的神智。一副事不關心的樣子,對凡人感興趣的東西好像都沒有聽過。俗人對萬事都很有一套,我好像什麼都不懂。俗人對萬事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好像一點意見都沒有。恍恍惚惚之間,夢遊到海外仙山,如夢如幻,永不止歇。大家好像都有自己的意誌,隻有我好像頑石一般,一竅不通。我和眾人都不一樣,所以能夠通曉大道。
懶人心經解釋說一呼吸有三千念,則有三千分身,雜念者有法無念,無法有念,有法有念,一而次之,則由道流變於德,德流變於仁,仁流變於義,義流變於禮,禮流變於法,法流變於兵。亦如人體中基因流變於蛋白質,蛋白質流變於細胞,細胞流變於組織,組織流變於器官。
懶人以寄托法養精神,以投影法修。兩種法門,一種是“無”在作用,一種是“有”在作用,這兩種玄妙的作用,都可以讓懶人獲得懶惰。
將夜細細品味著裡麵的奧妙,聯係前麵幾章,越思索,感悟越深。
一呼吸有三千念,便有三千個法身。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第十八章中所說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顯示本體外,可以修出仁義分身,智慧分身,大偽分身,孝慈分身等等有什麼念頭就可以修成什麼分身,而且把這種念頭寄托出去本體就沒有了這種雜念,這是“無”在起作用。修成雜念的分身又可以投影到體內,鍛煉自己的細胞國度,這便是“有”在起作用。
將夜暢想著如果自己無數的雜念都寄托成為無數分身,而無數分身又投影到自己的身體細胞國度中,那麼自己的身體就可以化身成為億萬細胞一樣小的存在了。
想到妙處,他的哈喇子不禁流了出來。
轉念想了想,這個有點不現實,想的有點遠了。
那就現實而言,如果按照經文原意,將自己的雜念寄托在身邊的俗人身上,然後將俗人當成自己的分身,似乎也可以讓無起作用,達到無法無念的狀態。同時,讓分身為自己所用的話,自己豈不是可以完成一個人完成不了的事情?
他突然聯係起自己修水管種樹的事情上,覺得如果分身可以像水一樣就好了,自己隻要修成管道,他們在重力的作用下就能夠自動的流下來。
咦?
將夜突然發現一件很好笑的事情,那就是俗人真的好像水一樣,在利益這種動力的作用下,他們會隻朝著利益的方向前行。就好像無牙老師組織的那個像工會一樣的種樹公司一樣,在裡麵隻要讓種樹的園丁覺得他們在無牙老師那裡做事會比自己種樹賺的更多,那麼他們就自然會為無牙老師做事。這麼看來,那些園丁豈不是自己的分身,連無牙老師在百分之十的利益驅使下,也算的上是自己的分身。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分身”才使得將夜真正的懶惰下來,簡直是不勞而獲。
理論加上現實,將夜對這章的內容完全吃透了。
同時,他暢想著,如果自己真的能夠有那麼多影分身的話,那麼可以讓他們替自己種樹,除草,施肥,甚至是練功,而自己需要的隻是幫他們吃飯,睡覺罷了,想想真是太幸福了。
一想到練功,他頓時熱心起來,如果分身真的能夠幫助自己練功的話,那自己豈不是賺大發了?
他控製著木之分身在身體裡麵搬運鬥氣,運轉周天,而自己什麼都不做。過了一個時辰,他用測力計測了測自己的陽力和陰力,欣喜的發現自己的鬥氣提升了5點。
他還有些懷疑,但是當他和分身什麼都不做,過了一個時辰再測自己的鬥氣陽力,發現陽力並沒有提升的時候,他狂笑起來。
心中歡天喜地哥終於找到屬於我自己的法門了,我真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