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一聽,一隻手握住他的手不動,一隻手端來那藥碗,一口喝了半碗。
太子一開始想去阻止她,見她大口大口都喝下去了,也隻得作罷。
不過當太子妃把剩下那半碗遞過來時,他無奈地輕歎,隻好端著一飲而儘了。
太子妃見狀,這才放開了他的手,並說道“你不用怕,我們是夫妻,無論何時我都會陪著你的。”
“但如果你連我也不信任了,我就沒有辦法幫你了。”
太子聽後,心裡一酸,眼眶頓時就紅了。
太子妃卻爽朗地笑道“你先不要感動,可不止今天這一晚,以後每天三頓,一頓一碗,我陪你!”
“如果真的相生相克,有什麼毒素清不了的,隻當你為我殉情了。”
太子連忙去捂她的嘴,李彤卻嗤道“你怕什麼?難不成你有個萬一,我還能改嫁不成?”
“我們夫妻就是一體,可我們夫妻還有兩個孩子呢。你就算不為了我,為了兩個孩子也要振作起來。”
太子感覺心口一陣絞痛,將她拉入懷中抱著,難過地道“不為孩子,為了你。”
“明天不要陪我喝了,叫花子墨送來就好。”
太子妃卻道“不,我就要陪你,生死都陪著,不離不棄。”
太子深受感動,將太子妃箍得緊緊的,內心翻湧著幸福的甜蜜,這種闊彆已經的情愫,幾乎將他的堡壘擊碎。
他再也不用偽裝堅強了,懦弱就懦弱吧,隻要心愛的人還在身邊,他的日子總是會過好的。
過完年後,正興十六年的春天。
劉長武和梅興生、高安安一起,準備出京了。
走的時候,劉長武求了裴善,給太子帶了一封書信。
那封信沒有什麼特殊的,劉長武說了今後的一些打算,可能不會再回京城了,希望太子可以照顧好自己,保重自己的身體。
他年幼時,親眼目睹了父親恃強淩弱,欺負母親。他以為父親一定是錯的,母親一定是無辜的,而他立誌要改變這一切。
長大以後才發現,父親沒有他想的那麼壞,母親沒有他以為的那麼無辜。
最重要的,可他當年的認知僅限於,父親欺負了母親,而母親是他的母親。
親情迷惑了他的雙眼,讓他下意識逃避了許多事實。等回過神明白了,才知道一個犯了罪的人,不僅僅是犯人,還有可能是自己的親人。
讀書是為了明理,而並非為了狡辯,當官是為了百姓,而不是為了包庇。
一個再怎麼血濃於水的親人,和他是一個殺人犯這件事……並不相衝突。但就是這樣簡單的道理,卻因為所謂的親情,硬生生糾結了很多年。
劉長武最後提筆,墨跡重重地道“釋然吧殿下,做你自己。”
“就如同現在的劉長武,他也要去闖蕩屬於他自己的天地了。”
“但願將來我們即使不見,也能各自安好,順遂一生。”
太子看完這封信的時候,他已經不再迷茫了,隻是靜靜地坐了一會,一個人看著窗外的飛鳥,仿佛回到了很小很小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就默默做了一個決定。
隻是恍惚回想時,才驚覺已經過了很多年了。
而他並未像小時候期待那樣做到,而是慢慢迷失在開始掌權後。
做了一個糊裡糊塗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