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學生們!
“砸爛油鍋,共同解放
有人把中國的這場教育改革,比喻為從“油鍋裡撈孩子”,我認為在“油鍋裡”受煎熬的不光是孩子,還有老師和家長。就像司馬光打缸一樣,我們隻有把“油鍋”徹底砸爛,才能共同解放,而這個“油鍋”就是——用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
老師為什麼要壓學生呢?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壞是衡量老師的唯一標準。學校要抽考,與同年級同學科的老師進行評比;鄉鎮教辦室要抽考,在全鄉鎮進行排名;縣教委要抽測,在全縣進行排名;中考要評比,在全地區排名。好的表揚,差的點名批評,甚至還要麵臨著下崗的危險。老師著急、害怕,於是隻有往學生身上施壓,誰還問是否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延長學習時間,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一切為了考試轉,凡中考、高考不考的可以不開或即使開了也是走走過場;星期天,也不放過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讓學生沒有喘息的機會,並與家長聯合共同監督。
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抓得如此緊,如此負責任,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如何?基本上呈對立狀態。不少學生犯了錯誤老師批評不服、不改,有的還頂撞老師,更有甚者還有打老師、罵老師的現象發生,給老師起不雅的外號更是普遍現象。
家長、學校把學生管理不好、上不好學的原因又都推到老師身上,老師承受著學校、家長、社會多方麵的壓力,他們的眼近視了、背陀了,人也變得嘮叨了,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老師奔命時”,他們發誓,堅決不能讓下一代再當老師了!
家長為什麼要壓學生呢?一是中國家長望子成龍的強烈的願望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少有的;二是中國家長的攀比心理,孩子是家長的臉麵,中國人最好麵子。為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寧願再苦再累也不能耽誤了孩子,請家教,高價上名校,無論孩子喜歡不喜歡,為培養孩子的貴族氣質上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弄得孩子精疲力竭。為了怕影響孩子,在孩子麵前架不敢吵,電視不敢看,婚不敢離,或離過婚了在孩子麵前也假裝沒離婚,一天到晚想著給孩子做什麼吃的最有營養,怎樣才能使孩子成績提高?怎樣才能考上大學?每年高考,送考的人比考生還要多,甚至還有的人為保證孩子能考上大學,鋌而走險,營私舞弊,觸犯了國家的法律。
等到孩子進入大學,原本是萬事大吉,而這時問題又來了。因為許多孩子是在家長、老師嚴格監督管製下進行的被動學習,而大學裡的管理製度較寬鬆,他們開始放縱自己,許多孩子終日沉迷於遊戲,荒廢了學業,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生被勸退。有的能知錯就改還好,重新考入大學;還有一部分人像吸食毒品一樣已經上癮,再也不能自拔。他們的父母為他們上學花儘了家中的積蓄,孩子退學又使他們在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麵前抬不起頭來,他們的心在流淚,不,在流血,他們在發出無聲的呐喊誰來救救孩子!
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能畢業,但由於隻注重書本知識,並且接受的是灌輸式的教學,再加上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因此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靈活性。語言表達能力、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都很差,在社會上很難適應。好的工作找不到,差的工作也不願意乾,有的乾脆宅在家裡,靠父母養活,使他們的父母失望之至!
那麼,在雙層壓力下的孩子狀況如何呢?他們已經沒有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從上幼兒園就開始識字、做題、學外語,就開始有家庭作業;從小學到高中,他們更是在學習、學習、再學習中度過的。他們成了學習的機器,他們的心已經麻木了,周圍的世界在他們眼中已不複存在了。在沉重的負擔和壓力下,他們的靈性被一點一點的消蝕,甚至身心健康都受到嚴重損害。
舊社會的高玉寶因上不起學,而發出“我要讀書”的呐喊,而今天的學生對學習的厭惡之情是前所未有的;有不少學生上課睡覺、說話、玩手機,下課吸煙、打牌;有很多學生的書沒到學期結束被撕得亂七八糟,甚至還出現了湘機中學晚自習停電集體焚書的現象,彆說中考、高考之後把書扔掉、賣掉了。他們很多人沒能堅持到初中畢業,失學率之高前所未有!
從以上可以看出,處在“油鍋”裡的不光是孩子,還有老師和家長,其原因是中國的教育功利性太強,與古代的“學而優則仕”沒大差彆。中國的教育要回歸本色——教育即育人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人;是培養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是培養自食其力,學會生存,學會生活的人;是培養能體驗幸福,創造快樂的人;是培養愛自己、愛彆人,樂於助人的人;是培養有創新能力,將來能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人。因此中國的教育改革刻不容緩,孩子、家長、老師等待拯救,共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