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徑!
忽然我剛好看了下腳下,這時竟然發現山崖的一側出現一處不大引人注意的石階,因為霧大,我們最先也沒想到原來是從這邊下去,而是直奔羽蛇神雕像方向去了。
我們將騾馬栓在一處避風處,留下了草料,便走下石階。
這時才看清,如刀削斧砍的山壁上,密密麻麻的鑿出了無數的洞窟,有的洞窟處還有伸出的的腐爛的木欄。
此處山體極為堅硬,而且石階有的地方寬,有點地方狹窄,九曲回環,蜿蜒而下,站在石階上,便能看清楚在濃霧中的洞窟如同蜂房一般,在一片巨大的石壁之上,顯得蔚為壯觀。而山下霧氣氤氳,讓人根本不知道這斷崖下方到底又是何方境界。
下得石階,通過一段甬道,便進入了山體之中,這裡估計白狼國已經經營了不知多少代了,石壁上到處都鑿有小孔,我們即使沒有打開電筒,也能夠大致看清這裡的空間。
石壁上的洞窟分了許多層,每一層的中間有一條向下的石梯。而每一層又分了不同的石室,現在早已是人去樓空,但是想當年估計也是熱鬨非凡,讓我想起了那日在長留山中所見秦軍的營地。
按袞曲旦增堪布的說法,白狼古國興起的時間是在象雄王朝逐漸興起之前,這象雄王朝的勢力慢慢蠶食白狼古國等西康各部族的時間就應該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白狼古城想必應該便是修建於那個年代。
走在這古國的遺址裡麵,四周一片靜寂,並無散亂之感,和秦人營地一樣,這些白狼古國的臣民也不是匆匆離開,而是走得有條不紊。
我們沿著這些石窟一層層的搜尋下去,慢慢就到了石窟的底層,底層的中央是一處用條石堆砌的平台,上麵是一個祭壇,不過上層建築已經坍塌成了一堆亂石。
白狼族屬於氐羌部落之一,氐羌兩字泛指我國古代西北一代的少數民族,傳說是炎帝神農氏的後代。最初這些部族分布在在黃河河曲及其西北廣闊的高原之上,後來慢慢遊牧來到康區。
而這些部落都尚山處穴居,其先祖西王母、黃帝均居於昆侖石室,蜀先王蠶叢亦居岷山石室。
遠古時候的氐羌人,崇拜天、地、日、月、星辰、洪水、雷電及山、川、林、石等自然神靈,通過以獅、龍、虎、熊、牛、豹、蛇、鳳凰等動物為形象的麵具舞祭祀神靈、祈求平安、驅鬼避邪。
這正是遠古“百獸率舞”的遺存之一,也代表了氐羌族係希望與自然界的野獸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思想。
祭祀台的後麵,是一處大洞穴入口,站在洞穴處便能感覺到山洞之中的暖風吹來,讓人頓時覺得寒意儘散。
我們在洞口再次檢查了各種裝備,這次我們準備得還算比較充分,各種新鮮玩意都準備了一些。
特彆是前陣子托人從川軍的袍哥兄弟幫忙搞來的幾支比利時的航空信號槍,估計這次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周二毛還托人從廣州那邊弄來了幾發長杆槍榴彈也算是神器了,這東西後來在二戰中又被多次改進,廣泛用於戰場。
周二毛興奮的道“看到沒二娃,這些龜兒東西一拿,就是來百來個棒老二,老子都不得虛火。”
這山洞是半開鑿半天然的石洞,洞中到處有加固的木樁,棧道。
我們也不知這洞通往什麼地方,而且也沒有看到伯父或者林夏留下來的任何痕跡,不過走到這裡,可能也隻有進入這洞中才是辦法了。
現在也不能排除伯父他們,還有林夏還沒有到這裡的可能。
我還是留了個心眼,在一處洞壁顯眼處寫了我的名字,然後標記了箭頭。
進洞不久,就見到了到處都已經發生了坍塌,一地的碎石,沙土,隻有一些比較大的木柱上還有些未脫落的顏料,還能看到一點點古代文明的影子。
周二毛罵罵咧咧的道“這地方也太破舊了,你伯父他們來這裡乾啥子?”
我道“我伯父肯定不是來尋寶探險的,我覺得這裡麵應該有個啥子秘密,不然他們也不得這麼天遠地遠的跑到這些苦寒之地來。”
我繼續道“既然是古國,就應該有一個皇帝之類的吧,我們沒準找到皇宮的位置就能發現些什麼有用的東西了。”
周二毛是一個特彆純粹的人,一聽“皇宮”,兩眼又開始放光,道“對頭,對頭,皇宮肯定有好東西!”
我們在山洞之中尋路前行,雖然洞中的古城已經破敗不堪,但是依稀還能分辨得出來當初的格局出來。
隻見有的石穴之中,還能隱約看到一些壁畫,和一些類似文字的東西,可惜我們也不認得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