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經曆了一場慘敗,又有李乾順清算後黨,嚴重削弱了西夏的國力。在大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一度傳言,西夏要遷都涼州。
‘三國伐宋’原本轟轟烈烈,各自結集大軍,好像要一舉滅宋,卻又驟然而止,反而麵臨大宋的壓迫。
遼國在三國中,依舊是最強大的,尤其是軍力上,常年保持著六十萬以上的常備大軍。
雖然遼國深陷內亂,平叛路上一再敗退,甚至死了一位南院大王,可仍然強大,在遼宋邊境保持著超過二十萬大軍。
麵對宋軍的一再越境的挑釁,遼人已然忍無可忍,正在積極備戰,就等著來年開春,冰雪消融。
河東路的種建中,率領騎兵奔突如雷,在邊境的軍演就沒有停歇過。
騎兵從最初的兩萬,已經擴大到了三萬。從各處獲取的良馬,以及大宋最新研製的甲胄,火器,不斷的在應用,訓練,磨合。
在這時,開封城裡,縱然如烙鐵入水,沸反盈天,可還是有一件大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紹聖元年,恩科。
貢院內。
大內禁衛林立,各個主考官來回巡視。考棚裡的士子們,正在埋頭考試。
大小主考官的李清臣與沈括,兩人慢慢的走著,低聲說著話。
沈括神色放鬆了不少,笑著道“李相公,原本我擔心,兩千考生都不到,現在將近三千,著實是出乎意料之外。”
李清臣身材比較高,看到了不遠處的孟唐,正在奮筆疾書,神色頗為從容,道“這位國舅也在,他都來了,其他人自是坐不住。”
沈括抬頭看到了,心中微動,道“李相公,這位國舅,該作何安排?”
孟唐是孟皇後的親弟弟,孟家的唯一獨苗。在清算孟家的行動中,因為趙煦刻意維護孟皇後,所以孟唐順帶就被保了下來。
孟皇後在宮中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敢絲毫逾矩。孟唐在外麵備受其辱,沒有任何威脅的能力。尤其是趙煦不斷的對孟唐誇讚,迫使‘新黨’暫且按耐,沒有亂來。
以往,孟唐老老實實在外麵,可入仕科舉,是一種危險的舉動。
該不該入三甲,該不該給名次,名次又是多少,後續的補官怎麼補?這些都是對‘新黨’的考驗。
他們要保持對‘舊黨’勢力的強大壓迫,同樣要顧忌趙煦的態度。在宮裡沒有明示暗示之前,他們不能對孟唐動手。
李清臣淡淡道“先看看他的試卷。”
沈括若有所思的點頭,這位國舅的前途,不在他們,而是在宮裡的態度。
孟皇後誕下了嫡長子,有些事情,‘新黨’內部一直避諱著沒有觸及,但卻是所有人心頭的一根刺。
這根刺,會隨著這位嫡長子慢慢長大,在定然會出現的立儲聲中不斷變大,深深刺痛‘新黨’。
‘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看到那一天。’沈括心裡輕歎。他已經六十多了,未必還能等得及一些事情。
“這位是兵部李侍郎的兒子。”
忽然間,李清臣看著另一個考棚裡,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說道。
沈括順著目光看去,笑著道“我知道,小家夥倒是挺用功,就是還沒開竅。好像是叫李綱,還沒有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