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官家。”趙闐又慌亂的起來見禮,戰戰兢兢的坐下,又不敢再去拿茶杯。
有了這個時間緩衝,趙煦看向章惇,道“大相公,政事堂有決定了?”
章惇躬身,道“回官家,爭議有些大,時間倉促,還未定議。”
趙煦點點頭,歪頭看了看,找到了縫隙中的蘇軾,聲音大了一些,喊道“蘇先生,近前來。”
眾人聞言,讓開一點,讓蘇軾從後麵上來。
“官家。”蘇軾平靜的抬手。
趙煦看著他道“蘇卿家,你有什麼想法?”
蘇軾對於趙闐,心裡有些說不清的情緒,默然片刻,道“官家,臣認為,小懲大誡即刻,無需上綱上線。”
趙煦轉向黃履,道“禦史台?”
黃履出列,抬手道“回官家,趙闐隻是太學生,並不在禦史台的監察之列。”
“唔,”
趙煦想起來了,道“朕倒是忘記了,那,吏部,林相公?”
林希站的相對靠前,稍稍思索,道“官家,臣認為,太學生有諫言之權。趙闐原本無錯,錯在行為,他這道奏本過於偏激,一旦公開,勢必輿情洶湧,造成朝野動蕩不安。因此,臣認為,以國子監記過為好。既能安撫士族,平息非議,也能彰顯官家仁德,朝廷寬容,言路暢通。”
趙闐看向林希,投以感激的目光。
他上奏後就醒悟,將會引起軒然大波,不會其他,至少仕途會斷絕!
趙煦聞言,目光靜靜的搜尋一圈,沒有理會一直欲言又止的王存,落在蘇頌身上,道“蘇相公?”
蘇頌側過身,道“官家,臣的想法是,趙闐再上一道奏本請罪,以作收尾。”
趙煦又看了一圈,似乎除了王存,所有人的想法都一致,那就是小懲大誡,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平息非議,處置趙闐是可有可無。
趙煦不動聲色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剛要放下,突然間,李清臣站了出來。
“官家,臣請嚴厲處置,以儆效尤。”李清臣抬著手,沉聲道。
趙煦一怔,轉頭看向李清臣,道“李卿家建議嚴懲?理由?”
李清臣麵色儼然,道“官家,以直、廉,孝,奇等邀名者層出不窮,而今有人以危言聳聽,恐嚇士人為名顯耀天下,若不能嚴厲阻止,便是鼓勵,群而仿之,我大宋豈能還有安寧之日?”
趙煦眉頭一挑,這李清臣的話,很有道理!
他想起來,明朝的黨爭與滅亡,言官就是最大的凶手之一!
大宋雖然是‘風聞奏事’,可言官並沒有明朝那麼恐怖,卻又不得不防。
王存見趙煦麵色有動,連忙跟上,道“官家,此子那兩道奏本,在汴京城已經掀起軒然大波,字裡行間都是對士人的憤恨,對朝廷的不滿,豈止是誹謗國政,更是無君無父,大逆不道,臣請以極刑,以儆效尤,告示天下!”
極刑!
趙闐嚇的滿臉蒼白,嘴角哆嗦,滿臉驚恐的看向王存。
蔡卞,林希,許將等人頓時皺眉,目光又看向李清臣。
王存與李清臣的態度看似一樣,實則大不相同,王存是站在‘士人’的角度,或者說是‘舊黨’的立場。而李清臣則是要維護朝局穩定,犧牲一個不知道哪冒出來的年輕人,換取朝野緩和,平息眾議,有什麼不可以的?
李清臣沒有接話,他心裡反對極刑,但還得趙煦首肯嚴懲後,才能繼續討論懲治的方式方法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