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大唐天氣昏暗,梅雨多日,讓眾人心情大大不好。
唐皇在書房中查看奏章,忽的聽聞有宮女太監喧嘩的聲音。
他皺了皺眉出門一看。
頓時看到萬道金光從天灑落。
那萬裡的烏雲也在金光出現後一掃而空。
“陛下!祥瑞啊!是神仙降臨了!”
“陛下,好像是金山寺法海聖僧回來了!”
唐皇大喜,“什麼!禦弟回來了!”
唐皇走出書房,那金光之中,有一個身材挺拔,五官俊美的和尚,正是法海!
“是吾弟法海回來!”唐皇大喜,名宮女更換龍袍,整裝麵見法海。
半個時辰後,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彙聚金鑾殿,恭迎法海回來。
唐皇喜道“貞觀十三年出發,如今貞觀二十七年才回來。一彆十四年啊!”
法海笑道“貧僧不負眾望,取得真經歸來。”
“好!”然後有呈上通關文牒,其中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獅駝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等印章。
“禦弟一路辛苦了。你修得仙位,成就佛陀,容貌一點也不曾老去。你哥哥我已經老了。”
法海點頭,“當年的心病折磨陛下辛苦,擇日再次開啟水陸大會,為那死去的亡靈超度。”
“正是如此。”
那唐皇因為早年殺戮太多,又殺兄弑父,養成心病。
當年下過地府走一遭,無數的陰魂野鬼都要他償命。
若非法海下去幫他續命,他早就死了。即便是不死,但是因為亡魂纏身,這些年讓他憂心忡忡。
取經最主要一個原因,就是幫助他將那些亡靈超度。
再有,佛門三藏真經除了“度鬼”之外,還有“渡人”、“度仙”兩大真經。
統稱三藏,這也是唐三藏名字的由來。
在長安逗留一個月,順利召開水陸大會,超度亡靈。
從此大唐皇帝下旨,上下開始廣建寺廟,傳誦佛門真經,西遊這一量劫,讓佛門氣運大盛。
法海回到金山寺,身旁的小青笑道“和尚,這些年不在,金山寺可是一點沒變。”
法海點頭,此時,十四年後,一個和尚走出,看到法海,跪拜道“見過師尊。”
群僧紛紛出來,而這位跪在麵前的和尚,麵如冠玉,唇紅齒白,正是當年收留的“江流兒”。
“都起來吧。”
群僧紛紛起來,法海又在金山寺中廣開法會,傳授金山寺弟子修煉法門。
日子飛快過去,一日,一妙齡女子找到了法海。
“主人。”
法海緩緩開眼,看著麵前的女孩。
女孩笑意濃重,難以掩飾。
法海淡淡道“你有事找我?”
此女,正是冥王阿茶。
阿茶點頭道“我利用巫術,解開陰符的秘密。說出來一定讓你大吃一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小說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