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崖傳!
農曆九月十七,這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是對於三清觀的年輕弟子來說,今天一點也不普通。
三清觀的掌門人每個月都會講道一次,這個月,左穀陽把講道定在了十七。
在以往,左穀陽每次講道,天氣都很好,而今天很反常,天色灰蒙蒙的,一片片墨跡般的烏雲在天空中緩慢的漂遊,秋雨似乎要來了。
平陽城往東三十裡有三座仙雲環繞的大山,三座大山以品字形排開。前方兩座高六百丈,中間一座山頂被削平,上有紅牆廟宇,高有近千丈。
此處便是神州大陸人儘皆知的道家福地——三清觀。
在三清觀的山門處立有兩根石柱,這兩根石柱共同架起一塊大理石匾牌,上書‘三清觀’三個大字。
三大名山皆拱極,四方仙嶽共朝宗。
左右石柱上書寫的這幅黑字對聯,顯得無比霸氣。
這兒也是天下第一宗門伏羲教的道場,當然,這是很久以前的事。在一百二十年前的大事件中,教裡的三家分堂瓜分了道門,其中玄堂改名太乾門,在南唐國自立門戶,劍堂則在燕國皇室的扶持下,創立九劍山莊。唯一留下的氣堂,改作三清觀繼承了這方寶地。
這裡的三座仙山看似氣氛雄偉,細細的去觀察體會,卻又覺得像是個遲暮的英雄。未進山門,就已能在那兩根石柱之上,看到清晰的劍痕和掌印。一百多年的風霜洗淘,讓這些記憶顯得更加的滄桑和悲涼。難以想象那是一場怎樣的大戰,盛極而衰的伏羲教,留給了後繼武人無儘的思考。
謠傳伏羲教是因為一部紅崖天書而分裂,其中的真實原因,現在已經無從可考。但是有後人猜想,當年顯化的紅崖天書是一部武學秘籍,玄,氣,劍三大堂就是為了這部秘籍,從而陷入了爭鬥的漩渦,以至於撕破臉皮,各自為政。可是很奇怪,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傳說中的秘籍,這就讓傳說顯得有些荒謬。
武學的真諦是什麼?至今也沒人說的清楚。
道門三分,也是大帝國唐朝分裂的導火索,強盛的國家一分為四,唐朝滅亡,華夏人的輝煌也就不再,榮耀隨之散去。
“差不多了,走吧!”
山門前,說話的這人叫楊登頂,是個胖子,他的嘴巴很小,唇很乾燥,此刻正伸著舌頭不斷的舔著自己的嘴唇。
“天氣太悶,熱死了,走!”
接話的這人叫薑知會,也是個胖子,無論春夏秋冬,他總是流汗,總是說熱,此時正抹著肉臉上的汗珠子。
他二人今天一起把守山門,雖然同為胖子,但是也好區分。楊登頂白一點,臉上坑坑窪窪的,薑知會黑一點,臉上長瘡,不是青春痘,是紅瘡,有時候會化膿。
見薑知會擦汗的同時,還愛擠一擠臉上的膿瘡,嘴上說走,腳步卻沒動一下。楊登峰眼睛一眯,輕聲的說道“走啊。”
薑知會往楊登峰一撇,笑道“你先說的,你就要先走。”
“嘿嘿……”
楊登峰索性靠在石柱上,漫不經心的說道“不走算了,師父正午才講道,現在還不急。”
“不急。”
話音很輕,卻充滿著諷刺的意味,薑知會也往另一個石柱上一靠,一臉無所謂的說道“剛才是誰說差不多了,明明還差很多。”
“是啊!剛才是誰說熱的,明明一點都不熱,人家都說胖子才怕熱,一年四季都怕,連下雪的時候都說熱,真搞不懂。”
楊登峰邊說邊笑,眯起的雙眼還不忘去打量薑知會的大肚皮。
“嘖嘖……”
薑知會冷笑的搖頭歎道“都說烏鴉喜歡笑母豬黑,其實烏鴉更黑。”
楊登峰瞬間收起大肚皮,譏諷道“你說也怪啊!還有人說自己是母豬的,哈哈……”
“哈哈……”
薑知會馬上大笑一聲,說道“你不知道,鳥人就是愛這麼說。”
兩人都站的膝蓋發酸,但是誰也不想退讓,他們彼此看著對方,相視冷笑。薑知會的肉臉上在流汗,楊登頂肚皮上的肥油在抖動,似乎都要掉下來了。
“唉……”
楊登頂歎了口氣,說道“這麼早去,肯定要挨大師兄罵。”
薑知會接口答道“又是罵我們偷懶。”
“其實他算那顆蔥,我再練兩年,他還不一定能打贏我。”
話越說到後麵,聲音就越細。
“你要兩年,我隻要再練一年,他就打不過我了。”
這聲音更加的細。
楊登頂跺跺腳,說道“哪走是不走?”
薑知會用雙手把臉上的汗水抹乾淨,笑道“你先走。”
楊登頂舔了一下嘴唇,說道“你先走。”
左右看看以後,薑知會抬起了一隻腳,問道“一起走?”
楊登點頭,也抬起了一隻腳,問道“走?”
彼此死死的盯著對方舉起的腳丫,幾乎是同時落地,這才安心的一起走進山門。薑知會笑道“我們走慢點,等走到紫霄大殿,也就是正午了。”
楊登頂果然放慢了步調,舔著嘴角說道“你有沒有聞到驢肉的香味?”
“啊!”
薑知會眼睛一亮,口水也快流出來了,激動的說道“我好久都沒吃驢肉了。”
“夥房裡從來不做驢肉,今天我特彆想吃。”
“前天去平陽城沒吃成,我看要買一頭驢,活剝了驢子,把滾油潑上去,那才吃的爽!”
“你越說,我鼻子裡聞到的驢肉香味就越濃。”
“再忍一忍,下個月十五去平陽城買頭驢子回來!”
“要買就一起買。”
……
看山門的弟子剛走不久,一個滿臉笑意的年輕人來到了三清觀的山門前,這人穿著羊毛小馬甲,利落的跳下了毛驢。
望著山門,他笑道“三大名山皆拱極,四方仙嶽共朝宗,好!好一個三清觀!”
“沒有弟子看守山門,難道今天左穀陽又要講道?”
皺著眉頭的嶽明生,心裡很激動,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他最熟悉的地方就是三清觀。曾經圍繞著三清觀寫了許多故事,一下子就像是闖進了自己的夢中,熟悉又陌生,想象畢竟是想象,親眼見到後會存在巨大的誤差。儘管還沒有走進山門,但可以猜想這地方比自己想象的更大,更豐富,更有感覺。
牽著毛驢一步一步的邁上石階,充滿好奇的嶽明生,就像一個小孩子,這裡要看一看,那裡也要瞧一瞧。小心臟在砰砰的跳著,腦海裡不斷的構思著和柳筱筱相遇時的情景。
“柳姑娘!……”
剛叫了一次人名,就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說,想了一想,又說道“柳姑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