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總想退圈賣保險[娛樂圈]!
沒過多久,史密斯那裡就傳來了好消息。
簡遠答應了。
儘管顧雲開早就心知肚明這件事實打實敲定下來了,還是忍不住歡呼雀躍了一把。
史密斯是個相當有錢的導演,又或者是製片方找了個有錢的冤大頭投資商,簽訂合同的示好,劇組直接給顧雲開開出了五百萬的片酬,這個價格雖然稱不上是最高,但是也幾乎快要趕上他演《燈如晝》這種商業大片的酬薪了。本來顧雲開都打算要自降片酬了,要知道商業片跟文藝片的價格可不對等,許多明星的套路就是在商業片裡撈夠了錢,降點片酬去出演那種能夠得獎的獨立電影,這樣可以使自己口碑跟獎杯雙豐收。
而演文藝片拿商業片的錢……顧雲開想都沒想過這種好事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史密斯整部片子的預算總共加起來也不超過一千五百萬,差不多可以說有三分之一的預算剛一起步就全部砸在了顧雲開的身上,這還沒算上另一位女主角,不過想來那位大概也不會多有名氣,也許有點名氣但是身價肯定不會太昂貴,畢竟經費可經不起這麼砸。
顧雲開的身價本身是稍微有些水分的,他當初接拍《燈如晝》的時候正好都是跟向家合作,而向家又都是投資方,大家合作的很愉快,尤其是顧雲開拍攝的《風月彆離》和《永恒的孤獨》大成功,加上他的熱度正高,《燈如晝》才會願意給顧雲開開出七百萬左右的高價,要知道顧雲開可還沒演過什麼能顯示他票房號召力超高的作品。
演員一直在說票房號召力,其實說到底就是看明星能不能單獨扛起一部票房,比如顧雲開前輩子的某些演員,以一己之力撐起一整部電影的票房,不管是不是爛片,隻要他出演,就能夠掙錢。
《風月彆離》名氣是大,但商業價值不高,就連導演張子滔跟監製兩個人也是看情懷。
而《永恒的孤獨》則口碑票房雙豐收,顧雲開當初被罵花瓶跟麵癱罵慘了,照舊不耽誤他在粉絲心裡的形象,許多人迷他的加西亞迷得要死要活,還有大神做視頻羅列了不少數十年來不同作品裡的“加西亞”,剪輯對比。但畢竟《永恒的孤獨》不止是顧雲開一個人在支撐,主要的亮點還是夏普,隻不過當時由於角色定位的原因,加上加西亞的死亡加成,粉絲的好評給了顧雲開很大的底氣。
之後《永恒的孤獨》開了兵人周邊,以顧雲開為原型的加西亞賣出了不少,他也得到了一大筆分成。
史密斯這部電影差不多可以說是顧雲開進入圈子裡以來演過預算最低的一部電影了,而且還是由圈內外號獨立電影冤大頭的史密斯負責,估計這麼點資金應該也是史密斯執導以來最低的價位了,大概隻有他剛出名那會兒才隻花這麼點錢,不過顧雲開記得最開始的時候,史密斯玩了一手男人的浪漫——爆炸,預算也沒低到哪裡去,應該差不多有三千萬左右。
當然,電影各有不同,有不少的低成本電影甚至隻有幾萬乃至幾十萬的預算,照舊得到了近千倍的高回報,不過那是很稀有的,有很多時候甚至是迫於無奈,而且顧雲開也不認為史密斯處於這樣的極端情況。
錢並不一定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的確是萬萬不能的。
像是史密斯這種剛出道就拍了部火爆商業片的導演,即便在成功裡也是少見無比的奇葩,所以他應該從來都沒有為錢擔心過。至於製片方自然也不操心,他們樂得每年花幾千萬讓史密斯高興一把,第二年隻要史密斯再執導一部新的商業大片,這幾千萬就是毛毛雨,全都能翻倍賺回來。
所以這次預算這麼低,很可能是因為演員少,場景也不多,這方麵開支節省下來給到了其他地方。
明星的片酬是會隨著名氣提升跟降低的,演技乃至獎項有時候甚至都比不過名氣兩個字,隻要拉得動票房,製片方就敢給你出高價。而顧雲開近來出演的電影都很被看好,加西亞已經成功,最近剛出演的《燈如晝》因為望恩戀的宣傳也顯得異常受歡迎,連帶著角色還沒上映就已經得到一大批粉絲期待,《特工聯盟》的死神也是書粉們都會會心一笑的彩蛋人物。
史密斯的高片酬絕對不是出於什麼感情上的愧疚跟期盼,最有可能的是怕顧雲開臨時反悔,加上對於顧雲開實力的認可。
畢竟史密斯有錢任性,他不在乎花多少錢,畢竟跟他打交道的演員絕大多數都在一線跟超一線乃至巨星這個價位上了,一千萬片酬以下的演員對他來講眼睛都不必眨,因此隻在意能不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人選。
而顧見月則是不能理解為什麼顧雲開會同意接下這麼一部電影,雖然高昂的片酬多多少少緩解了些她的不滿——畢竟商業片跟文藝片的片酬差距相當大,史密斯給得價位已經高得不能昧著良心說普通了。
但是按照工作室為顧雲開規劃的計劃來看,現在顧雲開接商業片還不夠多,也沒穩定住票房的號召力,她擔心史密斯會砸掉顧雲開養了這麼久的口碑。
市場是很殘忍的存在,它可不會管你願不願意,又或者是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
你拍了電影,而電影沒賺到錢,所以你不行。
這就是娛樂圈的規則。
一直以來顧雲開都在努力走演技路線,畢竟踩在《風月彆離》的成功基石往前走,這讓他跟不少花瓶演員就有了很大的區彆。可是商業片並不隻是單純的看演技,還看號召力——夏普就是其中翹楚。顧雲開拒絕參加綜藝之類的積累人氣,就隻能靠作品說話,隻要作品足夠有質量,或者說賺的錢多,那他就會有很多機會。
這會兒倒是賺了五百萬,電影上映之後搞不好要倒賠幾千萬呢。
但,要是能借此跟史密斯搭上關係,也算是值得,可是既然史密斯願意開出幾百萬的片酬,很可能就是沒有那個意思……
不過這件事也許並不算是什麼壞事,顧雲開一直以來在鏡頭前演的角色都是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甚至連封三郎也有點賣臉跟身手的事。演技高低這種東西觀眾看不出來那麼細致,就算是得獎的影帝影後照舊有人拿過被群嘲的金莓獎,所以在大眾包括圈子的定位上,顧雲開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花瓶。
《永恒的孤獨》下映後還有影評人評價電影裡每個角色的演技,談到顧雲開的時候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全是噴他演技差到爆,全程就是花瓶,完全被夏普帶著走,而結尾是不過既然顧雲開都長成這樣了,那演技也就顯得不怎麼重要了。
粉絲怒噴的也有,欣然接受這對顏值認可的言論也有。
當然,事實上顧雲開也是個很有演技的花瓶,粉絲會稱之為演技派,介紹的時候也常認為顧雲開是個實力派演員,然而縱觀他的角色曆程,絕大多數逃不出帥、酷兩種形容,甚至扭曲病態的邵醫生也是優雅從容,對於專業的影評人跟更高一些的獎項評審而言,這就是個花瓶。
而從好的方麵來想——
演員其實有很多種不同的劃分,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定型,比如有些演員你看到他就會想到某個特定的角色,比如說孫悟空、老友記裡的六位主角、鋼鐵俠、林黛玉、憨豆先生、還有某位因為飾演家暴男而常年出現在新聞婚姻相關頭條的馮老師、萊婭公主……
以上的有個彆當然也有其他出彩的作品,不過絕大多數人想起相關演員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會想到同一個角色。
演員一人千麵才是最高的讚譽,不管是演員成就角色,還是角色成就了演員,定型總歸不是什麼好事,更彆提顧雲開還沒有出演過什麼相當經典的作品——在《永恒的孤獨》裡最出彩的畢竟是丘奇而不是加西亞。
史密斯這次的劇本還可以,加上男主的戲份很吃重,也許是次嘗試轉型的好機會,說不準電影沒成功但是角色成功了呢?
即便轉型失敗,大眾也會開始對顧雲開的演技有個相對應的印象。
顧見月也隻能這麼安慰自己。
如果《燈如晝》不打算再拍續集,而史密斯的文藝片又徹底撲街,那就隻能暫時吃《特工聯盟》的老本避避風頭。不過文藝片撲街不像是商業片撲街那麼的性質嚴重,更彆提顧雲開身後還有那幾部墊底,最多就是史密斯的文藝片上映那段時間口碑壞點,不會嚴重影響到事業
“就當磨煉演技,彆擔心了。”顧雲開微微笑著,倒是沒像顧見月那麼憂心忡忡的。通常情況下,一個演員要接劇本首先是要先經過經紀人這一關的,畢竟明星沒那麼多時間,他們要演戲,在不同的劇組團團轉,多得時候一年拍攝十幾部作品的也不是沒有,努力的吃青春飯,而且隨著圈子人物的泛濫,其實並沒有外人想的那麼高大上。
絕大多數明星很可能文化程度都不算高,對自己的職業毫無規劃,而像商業上的許多問題也不太清楚,甚至素質方麵也稱不上優秀,如同顧雲開這種可以自己獨立處理合同的屬於少數——大多數明星都選擇雇傭律師顧問等等。經紀人也就由此滋生,他們專門負責為明星們處理爛攤子跟規劃未來的發展前途。
不過這也導致發生了不少演員被經紀人坑的事情。
畢竟兩者之間隻有利益關係,多得是經紀人為了賺快錢不管藝人未來的發展路線,竭力壓榨現在的資源跟名氣,哄抬身價,導致錯失絕佳的發展機會。所以一名經紀人有沒有實力是一點,他能不能有職業操守又是一點。
而顧雲開跟顧見月之間就不存在這個顧慮,首先顧見月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其次有些父母也許會把孩子當搖錢樹,可是顧見月絕不會把錢排到顧雲開前麵去。
倒不如說在這個圈子裡混跡,顧見月更看重的是顧雲開的想法。
史密斯這次來訪是直接越過了顧見月,儘管顧見月知道,卻沒有到場,當時顧雲開是打算有個合理的借口,畢竟經紀人不在,他就能有借口隨時拒絕,比如在我的經紀人不在時不談工作之類的。史密斯估計本來也隻是想觀察一下顧雲開,哪知道兩個人就把事情談定下來了,這才之後再聯係經紀人。
這屬於相當少的特例了。
“這個劇本可算不上好,我覺得不會太賣座,更彆提是史密斯導演執導的了。”雖然心裡一清二楚,但是顧見月還是忍不住抱怨道,“投資也不算多,又是少見的文藝愛情片,一點熱點跟話題性都沒有,撲街是肯定的,按照咱們的規劃,你應該再拍幾部商業片,等票房穩定下來之後,我們再接一兩部合適拿獎的獨立電影,現在計劃全亂了,這都不是有沒有風險的事了,簡直就是明知道是火坑還往裡頭跳。”
有些事情能不能成功雖然是說不準的,但是有些事情的失敗必然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史密斯的獨立電影。
人家絞儘腦汁的找穩定靠譜的合作對象,顧雲開自己想不開接下這種必輸的活。
不過文藝片不像是商業片那麼苛刻,畢竟絕大多數都是小成本,許多商業大片投資過億卻跳水撲街的話,演員的事業會受到相當嚴重的打擊,幾乎可以說是跳崖式覆滅,文藝片則不然。所以儘管顧見月咕噥了幾句,卻也不是真正的抱怨,隻是想不通顧雲開為什麼不拒絕,難道沒有好的借口嗎?
一直以來顧雲開都相當獨立有主見,顧見月倒不會以為他把自己的事業拿來開玩笑,所以她隻是好奇在這次明顯弊大於利的合作上,顧雲開到底有什麼底氣。
“你就當建立人脈好了。”顧雲開悶聲笑了笑,將報紙一折遞給了碎碎念著抱怨的顧見月,緩緩解釋道,“被逼著去蹭紅毯是一回事,作為導演的朋友去走紅毯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像是演員,你有你的圈子,我也有我的圈子,多認識些大牌導演對我不是壞處,出演史密斯的電影還算給我鍍金了呢。”
顧見月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道“得了吧,你還演過斯蒂芬大師的電影呢,雖然隻是個客串。”她忽然沉默下來,想了想覺得倒也有些道理,按照顧雲開現在的身價,在史密斯的電影裡演男一的確算是高攀了,可問題是史密斯的商業片跟獨立電影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存在,但要是真像顧雲開說的那樣,能建立起史密斯這條線……
那爛片拍個一兩部也無所謂了,就當是賣個人情。
不過人家的人情都是成名後才賣的,那時候才有價值,哪有顧雲開這種職業上升期的關鍵時刻賣人情的。
“要是人家真肯覺得自己欠你人情就好了。”顧見月最終隻是重重的歎了口氣,今早上合同都簽了,她也隻不過是事後發發牢騷而已,畢竟顧雲開本人都沒提出什麼意見,顧見月自然是兄長開心就最好了。
顧雲開不以為然的喝了杯茶,微笑著問道“就算我真完蛋了,你也還會養我的啊,對不對?”
“那當然啦。”顧見月眨了眨眼睛,忽然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忍不住搖搖頭道,“好了,咱們倆也彆得了便宜還賣乖了,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兒,史密斯先生都這麼給麵子了,我也不能蹬鼻子上臉,你放心大膽的去演吧,不管結果怎麼樣,你的事業都不會完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