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總想退圈賣保險[娛樂圈]!
工作方麵有顧見月在張羅安排,簡遠近來則要去音樂方麵的交流會,整天把自己鎖在書房裡改曲子,顧雲開在宣傳方麵的事情稍稍一歇,難得有些空閒,卻發現周旁的人都忙得腳不沾地,隻有自己一個人清閒的很,乾脆下樓看看翁樓回來了沒有。
當初《鋼琴家的天窗》殺青後沒有多久,在慶祝會上史密斯就有意無意的提及桑利接下來有幾個大項目,其中一個就是拍攝翁樓的傳記電影。傳記電影在之前《永恒的孤獨》時顧雲開就參與過,劇組在力求真實的情況下多多少少也帶上了點虛構的情節,《翁樓傳》估計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
按照顧雲開在業界裡了解的情況來看,翁樓在隱退之前就把自己相關的所有版權乃至分成股份等相關利益轉移到了陪伴他數十年的經紀人名下,而那位經紀人前幾年因為癌症去世,於是又儘數轉到了他妻子手下。翁樓那時似乎與經紀人夫妻倆都是摯友,老夫人到現在依舊保護著翁樓的名譽,任何想借翁樓賺錢的人都要先經曆她那一關。
娛樂圈裡的八卦向來不少,尤其像是翁樓這樣的傳奇人物,大眾更為關注他的感情生活,尤其是自翁樓離奇退隱之後消失無蹤,不少人猜測翁樓是因為感情受挫而離開演藝圈,也有人暗示他跟自己的經紀人一家過於“親密”,夫妻倆對翁樓恐怕都有意思等等。
這讓顧雲開不由得想起了翁樓桌上的照片。
雖然當時並沒有徹底看清楚,不過既然是翁樓放著的照片,想來是很珍貴的情誼,他自然不是對翁樓的私生活有什麼興趣,也無意對翁樓為什麼變成了一位“空巢老人”探根究底,畢竟顧雲開吃得是演員這碗飯,又不是靠賣八卦成流量明星發家,他之所以想起這件事,是因為他想要拿下這個機會。
自《風月彆離》之後,雖然每個角色都有所進步,也同時打磨了自己的演技,然而離得獎還遠得很。《燈如晝》現在獲得如此圓滿成功,止步不前當然可以,絕不會再餓著肚子。喬繁辰眼睛精得很,顧雲開心知肚明對方鐵定是要晾著自己,卻也不能否認那個模棱兩可的彩蛋是否預兆著更換演員。
如果按照向家真正安置主題樂園的想法,顧雲開倒是覺得《燈如晝》第二部有他的可能性會很小,原因很簡單,封三郎人物的出彩跟淒美是建立在他悟道之後的犧牲,不少人氣是因為他的死亡。悲劇結局固然讓人心痛,卻也叫人印象深刻,如果讓封三郎再複活,尚三清跟原時兩情相悅已成定局,他出場已沒什麼太大的必要,總不能拍攝他得道成仙的場景。
封三郎也許很重要,可對喬繁辰這個製片人而言,卻未必是重要到不能割舍的。
更彆提對顧雲開而言,封三郎的塑造到此為止才是最為圓滿的,不過眼下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的機會,就守著這麼一部《燈如晝》無異於坐吃山空。得金球獎大概是每個演員都會有的願望,誠如功成名就一般,人的功利心與上進心總是在反複湧動著,顧雲開也不例外,近水樓台先得月,他比其他演員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的確認識翁樓。
光這一點就勝過許多演員,畢竟絕大多數人隻認識影視乃至各種記錄的采訪片段裡的翁樓。
桑利製片,張子滔導演,之前就是張子滔的《風月彆離》讓顧雲開得到了繁花獎的影帝,顧雲開雖然跟桑利並不算非常熟悉,但是通過史密斯倒也對他有所耳聞,是個相當成功的金牌製作人。而顧雲開對張子滔的導演風格足夠熟悉,可以說這個組合相當接近成功,剩下幾分隻看運氣。
畢竟《燈如晝》大爆之後,顧雲開還有一部《鋼琴家的天窗》尚沒上映,接下來所有的劇本都要精挑細選,確保質量。越是到顧雲開這樣的高度,接片就越要小心謹慎,如果他本來就是靠爛片起家,靠流量刷人設,買個獎項也就罷了,他本身並不甘心止步於此,靠著自己的努力一點點爬上來,自然不能看著剛起的大樓瞬間傾頹。
顧雲開可不想自己以後留給彆人的記憶就隻是爛片大王。
至於工作的事,史密斯隻漏了點口風,翁樓的傳記電影一定是會拍得,隻不過時間尚且不確定,不知道項目會在什麼時候徹底啟動,顧雲開倒是也不急,按照現在毫無消息的情況,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試鏡,對翁樓進入深入了解;而按顧見月的推薦,最好是在準備的時候接一部徹徹底底的商業娛樂片,無腦動作類,麵向青少年這個群體的吸金電影。
這種電影通常不需要太多演技,也沒有什麼人物深度值得揣摩,情節更不用多提,基本上就是爆炸爆炸爆炸,帥氣帥氣帥氣,特效特效特效等等,稍微電影迷一些的觀眾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套路化式作品。
其實市場上也針對不同的觀眾琢磨出不同的成功影片來了,這種商業娛樂片未必會大爆,不過失敗的也相當少。畢竟絕大多數觀眾進入電影院主要還是為了休閒跟消遣,在這個笑點奇高的當下,喜劇片越來越難,特效大片就成了香餑餑。
按照顧見月為顧雲開規劃的事業路線而言,顧雲開的人氣跟這種相關的成功影片相結合,就能足夠找到他真正的票房號召力到底在什麼數據上,畢竟如果按照真正的實力來劃分,顧雲開其實並沒有幾部電影能夠證明他本身的吸金能力,這對觀眾來講也許無關緊要,可是在業界裡卻很難提升顧雲開的片酬。
顧見月可以趁著現在的熱度坐地起價,但不代表熱度散去之後,顧雲開還能有那麼高的價值,所以證明他單扛起一部電影的票房能力非常有必要。
電影本身是個團隊項目,成功並非隻是一個人的功勞,還要考慮到方方麵麵的因素,但是一旦失敗,導演跟主演就會直接背鍋,萬劫不複。這是市場上非常不公平的一個情況,可沒有辦法,畢竟電影成功後獲利獲名的也是電影跟主演。
顧雲開至今的作品仍然是太少了,一路走來倒是絕大多數都成功,可是畢竟合作的對象都過於閃耀,各個導演都是大牌裡的大牌,這也是網絡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相信顧雲開榜上了金主的原因之一,對於一個沒有背景跟公司的演員而言,顧雲開的電影資源實在是太好了,好得甚至有點兒超過不少有公司的演員。
現在對於顧雲開的質疑開始變成他並非多麼出色,隻不過是合作的對象都很厲害,才帶動了他,就算到時候換個演員演,電影也會成功,隻不過絕大多數人沒有顧雲開這樣的運氣而已。
觀眾對顧雲開的喜惡無關緊要,可倘若業界內也有這樣的聲音,對他接下來的工作多多少少有些不利。
顧見月的想法很簡單,不管是運氣好還是能力好,隻要能贏下去,笑下去,勝到最後,那些聲音自然都會閉嘴。
資源好,運氣好等等,本就是實力的一部分,在娛樂圈裡生存,閒話本來就是免不了的一環節,沒什麼其他辦法,隻能靠作品讓他們閉嘴。如果運氣能一直這麼好下去,投資商乃至製片人才不管那麼多口舌,自然會啟用成功的演員。
寧缺毋濫,這是他們倆共同的默契。
工作方麵由顧見月打點,而翁樓的傳記電影兄妹倆商量過也認定是一個好機會,顧見月準備接洽工作,而顧雲開自然是準備這個角色。
今天倒也湊巧,翁樓的確在家,既沒有下樓唱戲,也沒有外出散步,顧雲開有幾次外出時在路上已見到過他,知道翁樓已經檢查完身體回來了,因此並沒有過於詫異。
武生還是那般活潑可愛,他對顧雲開早就熟悉了,等客人一進門就是一個飛撲,好在知道自己的斤兩,控製住了力道沒徹底壓上來。顧雲開跟它玩鬨親呢了好一會兒之後,翁樓也差不多把茶跟點心放好了,臉上帶著揶揄的笑意“怎麼這麼好,跑來看我?我還以為你會想跟你的男朋友多黏著。”
房裡飄著肉香,一問才知翁樓特意燉了骨頭給小武生吃。
“橡皮糖也經不住這麼黏糊。”顧雲開捏了捏小武生的肉墊,這才直起身來換了雙拖鞋笑道,“檢查身體的結果怎麼樣?”
“還是老樣子,年紀大了些,不好不壞的,沒什麼大毛病,不過也不像年輕的時候那麼健康了。”翁樓笑得溫柔體貼,他動作輕柔的倒了兩杯茶,邀請剛去洗了手的顧雲開坐下,一雙鳳目顧盼生輝,左瞧右看也隻不過是個三十來歲的漂亮男人,既儒雅又美豔,斯斯文文的,實在看不出真實年紀。
顧雲開倒不期望自己晚年時還能有像翁樓這樣舉世無雙的風采,隻求眼下能學到翁樓半點舉手投足的架勢能夠在試鏡之中脫穎而出就夠了。想要拍攝翁樓的傳記電影,那位難纏的老夫人必然是一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