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的時候桑利倒也想過顧雲開這個人物,還想過發邀請去讓對方來試試鏡,之後顧見月也發了消息來詢問,可是林雅的堅決態度讓桑利毫無猶豫的就把顧雲開排斥了出去。
不管顧雲開本身私德如何,工作質量又有多高,他跟翁樓一來的確麵貌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契合度,二來他跟簡遠的熱度還有那些媒體的猜疑難免會影響林雅的判斷,三來顧雲開現在咖位不錯,加上簡遠身後的勢力,如果被拒絕難免尷尬。
演員試鏡不通過是常事,不合適某個角色也是常事,桑利主要擔心的是林雅對顧雲開評頭論足會讓這個邀請變得十分尷尬。至於顧見月的詢問,既然他心裡斷定顧雲開絕不可能通過試鏡,就沒什麼太大的必要讓他過來麻煩了。
圈子裡頭沒有什麼秘密,桑利很清楚顧雲開接到了不少大製作的邀請,翁樓這個項目雖然在行業裡也算數一數二,但不合顧雲開往常的戲路,加上篩選又困難,恐怕他對這個項目也隻是廣撒網,不會真正太上心。
對於翁樓扮演者的拉鋸戰,不光是全美這方麵傷腦筋,連林雅自己都有點傷神,看到的演員越多,有時候她就越會想起那個在格倫多比時偶遇的年輕男人,對方的麵容因為衣物跟飾品所所遮掩,沒能看清楚完全的麵貌,然而那溫潤優雅的談吐,和緩輕柔的語調乃至耐心無比的態度,都讓林雅想起了許多許多年前的翁樓。
大概是由於先生慧眼識珠的緣故,翁樓跟他們夫婦二人一直親如一家,林雅還記得丈夫對待翁樓就像是對待弟弟跟家人那樣,之後翁樓做任何決定,也都支持著他,甚至是翁樓去皇宮表演過後決定退圈,丈夫也隻是稍稍考慮一二,就答應為他排除萬難了下來。
翁樓是個合該被寵愛著的人,林雅也記得自己第一次見他時的驚豔,眉宇間清,骨頭裡豔,好像上蒼造人的時候,偏生將他刻意精心雕琢了,沒有一處不好,沒有一點不對。珠玉在前,縱然是要尋個贗品,林雅也想找個同樣的珠玉,稍差些無妨,可總不能什麼塑料玻璃珠子都跑來濫竽充數。
這圈子裡頭,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來,說到底也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林雅看了這麼多年的世情,哪有什麼不明白的,圈子裡是會改規矩的,以前有些失了蹤影,有些吃了帝國的飯,有些則成了老藝術家,新湧進來的這些演員生得出挑美麗,花樣百出,什麼模子的都有,可卻都失了點氣質,沒有味道。
能接到通知來試鏡翁樓的,不是模樣生得七八分相似,有小翁樓之稱的男演員;就是近來風頭正旺,對自己頗有信心的那幾位,林雅試鏡時一一看過了,有些上了妝,不說話時有七八分相似,可一開了口,做些動作,就完完全全判若兩人了。
尤其是那個出道沒多久就被人稱為小翁樓的男演員,生得倒是精致漂亮,也是這兩年的新人,可是身形過於瘦長,像是隻剩了把骨頭似的,也不知道眼下追求什麼美感,要出這樣的骨感來,哪能撐得起那些戲服跟行頭,看他骨瘦如柴的模樣,林雅簡直都要擔心有沒有足夠的體力拍完整場戲。
更彆提他的言行舉止,刻意的幾乎讓人有點膩味,林雅生平走過的路怕是比他吃過的飯還多,那男演員怕是被人捧高了,吃到了翁樓這個名頭帶來的甜頭,想多蹭些熱度,好把自己完全跟翁樓這樣的老前輩捆在一起,可也不看看自己的本錢,漂亮是有,形神全無,更彆談氣質看。
要是那個年輕人是演員就好了。
林雅忍不住歎氣,全美公司方麵心焦,她心中自然也多多少少有些煎熬,既然放了授權出來,她當然也是想要電影好好出品,問題是現在的演員毫無質量,是要怎麼好好出品,如果可以將就,丈夫最初去世那幾年,林雅幾乎心力憔悴之下,早就脫手賣掉了,哪會這會兒年紀大了,還咬著牙認認真真的參與進來。
說起來,那個年輕人分明跟翁樓一點都不相似,可是他站在那兒,就突兀的叫林雅想起了翁樓,他們兩個人有相同的氣質跟風骨,假使那“小翁樓”不止是一張麵皮像,連內裡子也有那麼七八分……不,哪怕隻有三四分,甚至隻有那個年輕人的一點兒神韻,林雅也能鬆了牙關,不再咬緊不放。
跟桑利所想的不同,顧雲開非常在意翁樓這個項目的後續,不過因為從頭到尾翁樓這個角色都沒有公開過試鏡現場,他除了讓顧見月遞交自己的信息以後,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桑利似乎變了主意,又或者是覺得顧雲開並不適合其中任何一個角色,因此沒有發來任何消息。
不過顧雲開也沒時間顧及這方麵的事,隻能讓顧見月多多注意,而他自己要全神貫注的開始迎接全球獎。
拍攝《鋼琴家的天窗》時,顧雲開飾演的男主角得到了不少差評,不過在之後放出藍光加長版後口碑稍稍回收了一些,許多人認為拋去沉悶的節奏不談,光是敘事跟劇情,還有男女主角的表演,起碼還是能夠及格的,就連史密斯的黑粉也難得良心發現,大概是覺得之前把這位大導演黑太慘了,在微博上推銷起了《鋼琴家的天窗》藍光加長版,認為電影院閹割的太過分了。
而更早一些的《燈如晝》,其中封三郎的角色卻讓顧雲開一舉入圍了全球獎的最佳男配,雖說顧見月之後也沒有為此進行炒作和宣傳,不過光是《燈如晝》本身的實力就已經足夠令人側目,今年出產的所有電影,幾乎都在《燈如晝》麵前黯然失色,就連《崩塌的王國》係列也拍馬不及。
《燈如晝》在導演、剪輯等幕後方麵得到了不少提名,而與角色相關的卻隻有顧雲開的封三郎一個最佳男配的角色,其他所有人都沒能被提名,接近十月頒獎典禮的時候,劇組就主動聯係了顧雲開,全球獎給予的名額有限,因此劇組還試圖跟顧雲開協商有沒有想要帶上的親朋好友,如果沒有的話,名額會輪空到其他演員頭上去。
沒得獎歸沒得獎,可是見見世麵,甚至是參加過全球獎現場也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情。
顧雲開幾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簡遠跟顧見月,於是毫不客氣的占走了兩個名額,說起來事實上也是巧合,幾乎所有的提名名單都是在快要頒獎之前才揭露出來的,顧雲開之所以當初那麼早就被提出,其實是作為全球獎最堅實的後盾——全球電影藝術協會跟學院會員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那就是《燈如晝》這部電影,其中的表演到底有沒有資格提名全球獎。
藝術跟商業向來是最容易引發爭議的一個矛盾點,連評委都對此頭痛非常,如果光看票房,那麼許多媚俗賣好的影片無疑會登堂入室,可若選擇過於陽春白雪類型的片子,又難免會受到大眾的質疑,所以通常獲獎的電影,都會兩相結合,而《燈如晝》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的票房實在是太極端了,極端到甚至讓評委都有點兒懷疑人生。
通常情況下評分的標準是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全球獎也有點這樣的意思,在這個快餐化的時代,票房異常高的電影通常不好評分,因為這樣的電影通常來講已經不止是演員本身的問題了——雖說不絕對,但也相差不遠。
所以《燈如晝》其他獎項提名毋庸置疑,在最佳演員的選項上卻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尤其是顧雲開。
有較為穩妥的資深影評人認為顧雲開在臉方麵占據優勢,演技其實並不出眾;也有學院會員持反對意見,舉例近些年來不少得主都是扮醜賣乖的角色,形態已經完全畸形化,臉固然好看,可演技本就是自然,一個演員能保持美態讓人入戲,也是演技的一部分。
後來爭吵日漸激烈,兩方從和平的口述到試圖互相說服再到差點發生肢體衝突,最終學院會員略占優勢,硬生生將顧雲開推進了最佳男配角的入圍名單。
由於雙方引發的響動太大,最終導致了提前泄露的“不幸悲劇”,間接狠狠打了金酸梅獎一記大大的耳光。
顧雲開對自己的本事很清楚,入圍有可能,獲獎還是算了,跟簡遠在一起之後他的確溫情浪漫了不少,可還不至於傻到對自己完全沒一點分寸,他從來不做無本買賣,自然也不會投資必輸的項目,這才是顧見月一直以來不花力氣宣傳的主要原因。
這次的全球獎,他充其量就是個陪跑的。